【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看山观海,干杯世界!超长待机30天的盛夏狂欢、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今夜落下帷幕。
喧嚣如同海浪潮退,空气中却似乎仍漂浮着酒花香气:
西海岸会场与崂山会场、老城会场星光渐隐,散场的人潮却并未真正散去。有人在金沙滩支起露营椅,有人循着酒香钻进大学路,夏日远未结束!没听完的演唱会、没登临的崂顶、没尝尽的老味道,青岛处处留人“醉”;
图片来源:青岛西海岸文旅发布
淄博、济南、苏州、郑州、呼和浩特等一众兄弟城市与青岛共同举杯,节庆虽然收官但仍有不散的宴席——年轻人的诗与远方,中年人的松弛与安逸,游客源源不断奔赴而来,遇见更日常、更鲜活的青岛;
小红书的九宫格、Instagram的故事流、TikTok的短视频,狂欢正以另一种方式持续发酵:“啤酒交易所”、1903酒馆Mix特调鸡尾酒、“微醺情绪实验室”在全球网友的点赞中出圈。当“青岛啤酒”成为国际社交语境下的文化密码,青岛啤酒节也早已超越节庆本身,全方位打开跨境游的超级流量端口……
图片来源:青岛金沙滩啤酒城官方账号
是的,这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城市狂欢,因为快乐从不落幕。
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情绪共振,让啤酒节与青岛建立起更强连接、更深绑定。新场景、新玩法、新消费,这个集文旅、休闲、商贸多功能于一体的顶流IP总在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新空间、新势能。
01
新机遇,塑强夏日顶流
啤酒节,是青岛最鲜活的人文景观:
它照见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涵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品牌、2300余款啤酒,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以丰富性、多元性创下了历史之最,用啤酒泡沫诠释着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它同样照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底蕴——以城市命名的青岛啤酒百年传承,由啤酒缘起的节庆IP30余年长盛不衰,它们已经显化成为青岛在全球范围内的“能见度”,见城市文旅创新实践,见工业文明赓续活力。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
而在这个“以节兴城、以城塑牌”的发展样本中,今年又有了不一样的新机遇:“青岛与世界干杯”,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城市标签,更是China Travel语境下青岛对接世界流量的超级接口。
截至7月底,青岛机场口岸的出入境人员达到200万人次,较去年提前43天,同比增长23.7%。
毋庸置疑,入境游既是青岛拓展文旅空间的抓手,更是释放消费潜力、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啤酒恰是引擎中不可或缺的助燃剂。那些“打飞的”来青岛的外国友人不仅必到青岛啤酒博物馆打卡溯源,更会争相将原浆啤酒打包成返程“伴手礼”。
早在本届啤酒节开幕前,一系列推介就已次第铺开。青岛啤酒在首尔公园音乐节的热力路演、“万名韩国游客畅游啤酒节”的文化交流项目,通过社交平台的裂变式传播,把青岛塑造成为全球旅人的心选之地。
及至啤酒节拉开盛夏狂欢的大幕,各会场为全球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体验方案:西海岸会场特别设立了韩国游客专属大篷,营造沉浸式韩语环境,崂山会场、老城会场也纷纷融入多国艺术团体演出。
这场节庆就是展示城市国际化形象的最佳窗口。正如胶东国际机场里那些被精心打包的原浆啤酒,青岛以啤酒为介质,将城市的味觉记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符号。
02
新空间,用场景思考、用品牌表达
继去年啤酒节首入上街里,今年这一国际性盛会首度选址历史城区,将啤酒文化与老城风情创新融合;
首届COSPLAY动漫游戏嘉年华,在金沙滩开启超燃的二次元盛宴,引爆跨越次元壁的全民狂欢;
年度爆款“啤酒交易所”更是本届啤酒节上的吸睛利器,把“喝一杯”变身“玩一局”,巧妙地嫁接起金融概念与啤酒消费,原浆、纯生、白啤、果啤……360度环绕式酒柱供应着20多种口味的当日新鲜下线的青岛啤酒,供消费者随心“下单”。
从大空间的纵深拓展,到小场景的持续翻新,这正是青岛啤酒节连续30余年魅力不衰的核心所在。既有不变的坚守,亦不乏创新想象的留白,总能给人带来惊喜。而这种“常新常惊喜”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场景思维。
20世纪80年代,新芝加哥学派以后工业化城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场景理论——场景是人群、文化活动与公共空间交织而成的动态复合体,唯有依托独特的文化基因才能将瞬时的吸引力转化为持久的情感联结。
青岛正是秉持着这套逻辑,通过将整座城市纳入节会场景体系,因地制宜地细化场景设置,为参与者打造出了差异化的沉浸体验;并在啤酒主题场景中不断探索新玩法,进而实现文化吸引力的长效转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场景创新与文化融合正加速向其他城市进行模式输出与经验辐射,在更广阔的空间维度实现青岛啤酒节这一超级IP、青岛啤酒这一城市品牌的价值延伸。
郑州会场特设双城美食市集,呼和浩特啤酒节主题夜叠加音乐Live,开封首届活动演绎“汴梁风华”古韵,定西会场以“薯都盛宴 青岛相伴”为主题开篇,扬州啤酒节则是现场举办“苏超球迷之夜”活动,让球迷、酒友共享“观赛+畅饮”的双重快乐。
而就在不久前,青岛国际啤酒节特开“嗨啤专列”,直接把高铁车厢改造成节庆现场,洲际飞行也将青岛啤酒带至万米高空、跨越重洋。青岛啤酒节已不仅仅是青岛本土的节庆活动,更是全国60多座城市乃至海外所共享的盛夏狂欢,青岛啤酒也成为跨山越海,让味蕾共振、让人心共鸣的纽带。
03
新势能,CityDrink的“钞能力”
2024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仅西海岸会场便接待游客达636万人次,啤酒消费量突破2800吨,同步呈现500余场文化演艺与1807场次赛事活动。本届啤酒节在延长至30天的基础上,叠加系列创新举措,其持续释放的长尾效应由此也成为公众期待的焦点。
为一场赛事、演出或节会奔赴一座城市,已成为体验式消费的新趋势,是年轻Z世代对情绪价值的直接追寻。这种现象本质上构成了“人气经济”——吸引客流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高光时刻后实现“曲终人不散”,将“流量”化为“留量”,切实拉动消费增长。
感情牌,是青岛的撒手锏。
图片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在“啤酒交易所”外,青岛啤酒还带来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新鲜特派员”身背特制啤酒装置背包,为游客提供现场打酒服务。一杯青岛啤酒全麦拉格随打随饮,让人们随时随地畅享鲜活口感;
“微醺情绪实验室”可以通过智能互动系统诊断用户心情,以青岛鲜啤为基底定制专属“情绪特饮”。无论是对应愉悦心境的柑橘调果啤,还是匹配松弛状态的香草艾尔,每款特饮均都能实现味蕾与情感的双重共鸣。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高度契合消费者即时情绪需要的新玩法,绝不止于啤酒节期间内的“一日火”,它们更可以是节庆过后的“日日火”;这也不仅是感情牌,更是特色牌。值得注意的是,节会活动中,参与者往往对一座城市带有“滤镜”,要让“滤镜”不褪色、要拉动“头回客”变成“回头客”的关键,还在于食、游、娱、购的多元体验。
青岛啤酒节的主题在于啤酒,而啤酒的消费形态在青岛又不局限于“喝”,吃啤酒、住啤酒、玩啤酒,处处都有新花样。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工业旅游边界,在保留百年酿造工艺展示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剧本杀、5D沉浸式影院等复合型体验项目,并开发出“跨界联名矩阵”文创——与乐事联名的“经典啤酒味”薯片限定款,携手南京红山动物园设计萌系动物主题周边,联袂敦煌文旅打造“飞天酿艺”系列衍生品,实现工业与潮流的创造性转化;
与此同时,TSINGTAO1903青岛酒馆、中山路壹号传奇CLUB、时光海岸度假酒店、诗酒山海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协同,以“场景+服务”全域布局,将分散的消费点织成闭环体验,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更为工业旅游的全链条留客提供了可复制范本。
散场的是盛会,不散的是长情。青岛啤酒节从不是时间轴上的断点,而是这座城市写给世界的一封流动情书——字里行间,都是山海为证的邀约,都是永不落幕的夏天。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