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偶然照见镜中白发,才知原来时光悄然已走远。
枕边故人渐渐无言,儿女也终将各自天涯。
孤坐窗前,看灯火阑珊,一岁又一年。
多少过往浮现,心头只剩几分暖意,几分寒凉。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安却事难全。
古人感慨“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七十虽已寻常,
可心里若还盼着谁牵挂,盼着旧日温情,
只怕暮色再美,也留不住真正的安稳。
其实,走到人生这道关口,始终能依靠的,
从不是外人的体贴,也非情爱的缠绵,
而是——不指望、能独处、会放下,
这三样骨子里的本领,支撑你与岁月坦然相见。
一、不指望,是最深的体面。
猛然回首,年少时心里总藏着太多寄望,
盼亲人久伴,望知己如初,愿付出终有回音。
可到后来,繁华退去,一地尘埃,总归只剩自己。
“君子不责于人”,这责,就是不寄望。
每日三餐,自己煮;衣服脏了,自己洗。
不做别人的累赘,也不让期待成为心上的石头。
有了自己的节奏,日子纵然平淡,心却波澜不惊。
靠别人,是浮木,靠自己,是舟楫渡江。
二、能独处,是最大的福气。
红尘热闹,终究属于少年郎,老来反觉清寂更真。
庄子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一个人喝茶、听雨,安然自得,神与万物游。
窗外新月照进书房,夜色清凉,不觉孤单。
独处,不是被遗忘,而是内心有了归宿。
养花数叶,看鸟跳枝,时光缓慢而完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悠然之间,已得人世最大福报。
三、能放下,是至高的智慧。
功名恩怨,皆入秋风;往事如烟,挥手间消散。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放下心中的不甘,抖落旧日的尘埃,
岁月纵有苦涩,可心已自如。
有些关系,自会疏淡;有些言语,不必计较。
该走的让它走,该散的不强留。
只有卸下沉重的包袱,暮年时分,才不怕风寒。
放下得失,心底自有晴光洒满,余生从容且宽。
灯尽时,心火自明。
一世奔波,到最后最珍贵的,
不是谁能陪你流年长久,而是你如何善待自己余下的时光。
哪怕孩子不常归家,爱侣背影渐远,
只要心中的灯芯未灭,你就是自身的主心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真正的安稳,是你记得自己的喜好,守住自己的节奏,
无需等候,无需依赖,与光阴握手言和。
请记住,人生最终的归宿,不在儿女的房间,
铺一席心安,安放自己踟蹰未定的灵魂。
莫等谁来点灯,莫问谁为你盛饭。
你自己知冷暖,自己懂悲欢,
如此,黄昏也能烂漫。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