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得角国家男子足球队成功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引发国内媒体广泛讨论。有上海媒体通过采访当地华侨得知一个令人意外的观点:在佛得角民众眼中,其本土联赛的竞技水平并不逊于中超。倘若此说属实,那么中超俱乐部每年动辄十多亿元的总投入,或许确实未能收到预期成效。
众所周知,佛得角国家队的核心球员几乎全部效力于海外联赛,其中归化球员也占据相当比例,本土联赛对国家队的直接贡献微乎其微。尽管佛得角联赛的冠军球队有机会参加非洲冠军联赛,但在非洲范围内仍处于下游水平。此外,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商业化程度低,该联赛实际上属于半职业性质,球员平均月薪仅约2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00元),还需依靠渔业、旅游业或教育工作维持生计,仅凭踢球收入难以糊口。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薄弱的联赛体系,却成为佛得角足球人才崛起的重要基础。虽然联赛水平有限,但凭借与前宗主国葡萄牙之间紧密的足球交流渠道,佛得角球员得以顺畅地进入葡萄牙各级别联赛踢球。这一独特优势使得自2010年代起,佛得角国家队逐渐在非洲乃至世界足坛崭露头角。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地华人会认为佛得角球队具备与中超球队抗衡的实力。
当地人将中超与佛得角联赛相提并论,无疑是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一种羞辱。目前,中超联赛虽已不复“金元时代”的辉煌,但豪门俱乐部年度投资仍可达两到三亿元,即便运营较为拮据的俱乐部,年投入也多在六七千万元左右。十六家中超俱乐部每年总投资额超过十亿元,这一数字可能相当于佛得角联赛十五至二十年的运营预算。
然而,高投入并未带来理想产出。中超不仅未能培养出帮助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核心力量,甚至难以推动球员真正走向海外高水平联赛。如今被拿来与一个非洲半职业联赛进行比较,折射出中国足球在发展路径与成效上的深层困境。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必须正视的课题:我们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运营职业联赛、培养球员,但如果最终竞技水平仅与非洲半职业联赛相当,那么所有相关方——包括联赛管理者、投资人以及从业人员——都应进行深刻反思。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