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长沙人,去了一趟永州,不吹不黑:永州人是真的牛!

作为一个长沙人,我自认对湖南各地风土人情也算略知一二。但这次的永州之行,彻底刷新了我对这座城市的认知——这里的山水藏着灵气,这里的街巷酿着故事,而最让我震撼的,是永州人骨子里的那股子“牛劲儿”!

第一牛:千年文脉里泡大的“文化牛”

刚踏上永州土地,我就被空气中飘荡的历史感击中了。这里随便一块青砖都能讲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故事,街边卖红薯酒的大爷随口就能背两句“九嶷山上白云飞”。更绝的是,永州人把文化基因刻进了DNA——全球唯一女性文字“女书”在这里代代相传,零陵渔鼓一开嗓就是唐宋遗韵,就连菜市场大妈都能跟你唠半小时舜帝南巡的传说。

最让我震惊的是道县玉蟾岩遗址,这里出土的稻谷化石把人类种稻历史往前推到1.2万年前,敢情咱们湖南人端着饭碗干饭的姿势,祖传了上万年!

第二牛:穷山恶水闯出“经济牛”

当我看到永州2024年GDP冲到全省第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全省第三,下巴差点砸地上。要知道这个曾经“地极三湘”的边城,现在光伏装机量全省第一,果蔬出口量全国地级市榜首,连新能源汽车零售额都暴涨35%。更绝的是,永州人把“霸得蛮”玩出了新境界——他们用瑶族绣娘的巧手绣出国际箱包,让传统米酒厂转型做生物燃料,硬是把“潇湘门户”变成了对接东盟的桥头堡。

第三牛:把日子过成诗的“生活牛”

在永州街头晃荡三天,我见识了什么叫“神仙日子”。清晨六点,潇水边的茶摊就支起来了,大爷们嚼着茶叶谈古论今——没错,他们真把茶叶当零食吃! 中午全城集体午休的阵仗把我惊到了,连五金店都拉下卷闸门睡个踏实觉。更绝的是他们的待客之道:我在江永农家随口夸了句腊肉好吃,主人家转身就给我装了半扇;零陵古城的老茶馆听说我是长沙来的,非要用祖传青花碗给我泡茶,说是“舜帝用过的器型”。

最让我服气的是永州人对传统的坚守。现在哪个城市还能看到全村老小聚在祠堂写女书?哪里的夜市摊主边炒东安鸡边唱祁剧?在永州,90岁老太跳长鼓舞不输小姑娘,00后小伙拜师学捕蛇绝活,这种古今交融的生命力,真不是哪里都学得来的。

第四牛:刻在基因里的“精神牛”

要说永州人最牛的,还是骨子里那股子韧劲。柳宗元笔下“赋敛之毒甚于蛇”的年代,他们能在苛政中酿出待客的米酒;长征路上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悲壮,化作如今招商引资的拼劲。现在的永州人,既能在田间种出供港蔬菜,也能在实验室搞出锂离子电池;既守着千年古城慢生活,又玩转跨境电商新赛道。这种既能守住根、又能闯新路的本事,真不是吹的!

回长沙的高铁上,我摸着鼓鼓的肚子(永州血鸭实在太香),翻着相机里九嶷山的云海照片,突然懂了为什么陆游说“不到潇湘岂有诗”。永州人用四千年的时光证明:真正的牛气,不是嗓门大,而是把苦难酿成酒,将传统玩出花,让每个平凡日子都闪着光。下次谁再说湖南人“霸得蛮”,请一定补上半句——要论牛气冲天,还得看永州老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永州   江永   长沙人   牛气   米酒   股子   湖南人   长沙   全省   千年   传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