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参议院里以51比50的投票结果,通过特朗普提出“大而美” 法案。
谁能想到,第二天马斯克就跟特朗普撕破脸了。一个要另起炉灶,一个威胁要赶人出境。在这个节骨眼上,民主党老将奥巴马重出江湖,也对特朗普展开了批评。
马斯克这次玩真的?奥巴马突然冒头又想干啥?
作者-水
"大而美"法案的投票现场,简直就像一场政治版的《速度与激情》。51票赞成,50票反对,这个数字看着就让人心跳加速。
要不是副总统万斯在最后关头投下那关键一票,整个共和党的立法议程都得凉凉。
这个法案到底有多要命?说白了就是一场"劫贫济富"的游戏。表面上是延长减税政策,实际上是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收入最高的20%家庭每年能多赚5700美元,而最底层的20%家庭反而要损失700美元。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啊。
更狠的是,法案直接砍掉了新能源补贴。从今年9月30日开始,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没了,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补贴也大幅缩水。这不是明摆着要断人财路吗?特斯拉一年就得损失12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营收的17%。马斯克能不急眼吗?
民主党那边早就炸锅了,参议员克里斯·墨菲痛骂这是"从饥饿孩子口中夺食",话虽然重了点,但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这法案还要再给联邦债务加上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早就突破36万亿了,相当于GDP的122%。这么玩下去,美元霸权都得动摇。
投票一结束,大家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结果呢,更大的瓜就来了。
这个更大的瓜,就是马斯克跟特朗普彻底撕破脸了。
两人之前那点"兄弟情谊",在利益面前瞬间蒸发。马斯克在推特上连发数十条推文,骂共和党是"猪党",还贴出匹诺曹的图片讽刺议员是"骗子"。这话说得,比网友还要毒舌。
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他先是阴阳怪气地说马斯克"靠政府补贴发家",然后直接撂狠话:要么老实点,要么"滚出美国"。这招够狠的,直接戳中了马斯克的软肋。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马斯克1995年拿着学生签证来美国,结果还没拿到工作许可就开始创业了。
2005年的法律文件显示,他当时承认"没有合法权利留在美国"。虽然后来通过投资移民拿到了美国国籍,但特朗普要是想找茬,这些"黑历史"都能拿出来说事。
更要命的是,马斯克的SpaceX每年承接约22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权每年获利20亿美元。这些都在特朗普的"制裁清单"上。真要动真格的,马斯克的商业帝国瞬间就能被掏空一半。
但马斯克也不是好惹的,他直接在网上发起"全民公投",问网友是否支持他"另建新党"。结果24小时内就有超过100万人投票支持,搞得共和党内部人心惶惶。
这招够狠的,直接威胁要分裂共和党的票仓。
马斯克代表的是全球主义和科技精英,特朗普代表的是民族主义和传统势力。在"美国优先"的框架下,这两股力量已经无法共存了。
政客们在台上吵得不可开交,可台下的老百姓早就看不下去了。毕竟,真正受罪的还是咱们这些普通人啊。
说到底,这些政客折腾来折腾去,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大而美"法案的真实面目,就是一场精心包装的财富转移游戏。表面上说是要刺激经济,实际上是要把穷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塞进富人的保险柜。
具体怎么个掏法?简单粗暴。法案大幅削减医疗补助、食品券等社会福利,同时给企业和富人减税。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显示,这么搞下去,到2034年美国无保险人数将增加1200万,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疫情这几年,通胀像脱缰的野马,房价、油价、食品价格轮番上涨。现在好不容易有点喘息的机会,结果政府又要割韭菜。这让人怎么活?
更气人的是,这些政策的制定者们,一个个都是身家过亿的精英。他们住着豪宅,开着豪车,根本不知道普通人为了每个月的房租有多发愁。
却偏偏要装出一副"为民着想"的样子,实在是讽刺。
新能源产业的工人们更是直接受害者,特斯拉、福特、通用这些车企,都在考虑裁员减产。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取消,意味着数十万个工作岗位面临威胁。
这些蓝领工人,本来就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现在却要被他亲手推向失业的深渊。
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被掏空了,这次的法案,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普通家庭的医疗费用会上升,教育支出会增加,而收入却在实质性下降。这样的政策,怎么可能得到民心?
民主党抓住这个机会,发起了"保卫医疗补助"抗议活动。他们把法案比作"给亿万富豪的礼物",虽然有政治炒作的成分,但说的也不算错。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一个老熟人突然跳出来了。
奥巴马这次出手,绝对不是心血来潮。
这位63岁的前总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调地批评现任政府了。但这次不同,他直接点名批评特朗普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决定,称这是"对美国价值观的背叛"。话说得相当重。
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于1961年,每年管理超过30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医疗、教育和救灾项目。特朗普政府以"效率低下"为由将其解散,直接导致1200万艾滋病患者面临断药风险,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可能飙升。
奥巴马的算盘其实很清楚,民主党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屡遭挫败。现在急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物来重塑话语权,为2026年中期选举布局。奥巴马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更绝的是,奥巴马还拉上了前总统小布什发表联名声明。这种跨党派的合作,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相当罕见,两人想要凝聚中间选民的意图很明显。
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刻转向,特朗普政府将对外援助预算削减40%,转而要求受援国"用贸易换援助"。这实质上是将援助工具化,完全服务于"美国优先"战略。
而奥巴马强调"USAID是美国软实力的象征",试图挽回美国在国际社会的信誉。这种分歧的本质,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也是美国霸权衰退期的必然阵痛。
政治观察家们认为,奥巴马的复出标志着民主党"反攻"的开始。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挨打,而是要主动出击,争夺话语权。这对特朗普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大而美"法案在国会闯关、马斯克面临驱逐威胁、奥巴马重出江湖,美国正经历一场系统性政治地震。减税政策加剧贫富分化,权力与资本的对抗撕裂社会共识,外交政策的转向削弱国际影响力。这一切,都在预示着美国将进入一个更加动荡的时代。
美国这盘棋,现在是越下越乱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咱们只能继续看戏了。
讲真,看完这一出,我有点哭笑不得。美国这些政客啊,表面上为了国家,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那点利益。马斯克也好,特朗普也罢,包括奥巴马,谁不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可最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税收高了,福利少了,工作难找了,生活更难了。政客们在台上演戏,台下的人却在真正地受苦。
你觉得这场大戏还会怎么演下去?美国这样折腾,最后会不会把自己给折腾散了?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