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狂卖68万!从巨亏10亿到“县城排队王”,披萨“一哥”赢麻了

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真的有人愿意凌晨4点排队买披萨吗?邯郸人:这题我熟呀!


凌晨4点的邯郸美乐城,商场未开门,数百人带着小马扎排起长队,队伍绕商场两圈。


这不是某顶流明星见面会,而是达美乐邯郸首店的开业盛况。


今年8月3日,这座河北小城因披萨出圈,邯郸首家达美乐开业12小时狂售6020张披萨,卖出54万元,打破达美乐全球21000家门店的历史纪录。


图源:网络


3个月后,徐州首店更加猛烈,开业当日飊至68万,再刷全球首纪录。


图源:小红书


在县城风生水起,偏偏在一线城市“门可罗雀”,入华足足28年,接连亏损快10年的达美乐,为何突然在县城“大打出手”?是餐饮圈刮起的新风口,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一现?


图源:大众点评


来中国藏匿28年

小城邯郸打破记录


达美乐在下沉市场是有点“统治力”的,有人排队6小时只为一口披萨。


邯郸首店,有人从凌晨4点等到上午10点开门,有人在小红书做足点单攻略,缩短等待时间,就是这样一家店,当天就干出54万。


图源:小红书


此前沈阳首店开业时,突破单日52万;西安店37万;郑州店35万……


一年时间,中国下沉市场的新店包揽了达美乐全球首月销售额排行榜前40。


这种狂热程度,一线城市是望尘莫及。


图源:小红书


在北京某商圈的达美乐门店,用餐时段餐桌空荡,仅2张外卖单。附近居民说:啥时候去都没啥人。


一边是小城的抢购潮,一边是大城的冷冰冰,达美乐的“冰火两重天”,正戳中当下餐饮市场的核心变局。


殊不知,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的达美乐,在中国很“慢热”。


1960年在美国起家,凭借“30分钟必达”的外卖承诺,闯成全球第二大披萨品牌,坐拥21000家门店的庞大版图。


图源:网络


可落地中国后,有二十余年都是龟速前行


1997年,达美乐在北京开了第一家,比必胜客晚7年。


当时必胜客已靠着“西式正餐”的定位,成为70、80后的高端消费象征。深色卡座、高脚杯柠檬水,连服务员在旁点单的仪式感,都让国人下意识觉得:披萨=必胜客。


图源:网络


而同期的达美乐,没有必胜客的“先发制人”,也没有找到自我定位。有网友说:当年楼下就有达美乐,生意不怎么样,没几年就倒闭了。


早期在中国,它还深陷特许经营分散的困境,经营权几经周折,发展节奏慢。2010年,法国家族信托控制的公司收购部分区域特许经营权,组建了如今的达势股份。


直到2017年,达美乐总算迎来破局契机,引入前麦当劳特许经营的高管王怡出任CEO,先是续签10+20年特许经营协议锁定长期发展权,将业务版图扩展至全中国。


图源:观察者网


可即便如此,它的扩张节奏还是拖沓。2022年递交IPO招股书时,只进驻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门店仅508家,远不及必胜客的2800家和尊宝的2100家。


从2020到2023年,达美乐在中国连续亏损,累计亏损近10亿元,处于越做越亏的惨境。


图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2023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首日,遭遇跌破发行价的打击,市值应声跌落60亿港元,开局就不利。


作为漂洋过海的外来品类,披萨说到底还是“水土不服”,早期定价虚高不说,还和国人的饮食习性脱节。当正餐不顶饱,作快餐又比米饭和面条复杂,消费场景一直很尴尬。


图源:网络


再加上必胜客和尊宝等品牌先占优势,瓜分了主要市场份额;本土餐饮品牌又不断创新,从性价比到场景化全面挤压外来品牌的生存空间,达美乐自然难以突围。


好在它转变思路。卷不过一线,不如转身扎进下沉市场,这里的消费者对“洋快餐”有新鲜感,又格外看重性价比,而且同品类的竞争也相对缓和。


图源:网络


这个曾经“扶不起的阿斗”,终于在下沉市场转败为胜。


一线城市闭店,下沉市场300家

“反向密码”解锁成功


下沉市场,对达美乐而言,最初只是“救命稻草”现在已然是“核心战场”。


2025年,达美乐在中国的门店扩张目标是300家目前已完成。累计门店达1283家,覆盖51座城市。


2025年上半年,达美乐一线城市515家门店营收体量达10.85亿;而非一线城市疯狂拓店184家,683家门店吸金15.09亿,增速接近一线城市的几倍,差距肉眼可见。


图源:达势股份2025年半年度财报


图源:达势股份2025年半年度财报


下沉市场的投资性价比拉满,达美乐官方透露,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新店,成本回收要33个月,但近一年以来的新店,周期仅需11个月,回报率翻了3倍。


下沉市场之所以走对,核心原因有3个。


一:稀缺性催生尝鲜,对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达美乐是新入驻的外来牌子,自带话题,再加上社交媒体发酵,排队热潮轻而易举。



二:性价比契合下沉市场,两人一份80元左右的套餐,就能搞定小聚餐,比必胜客更有价格优势。有00后消费者直言:分量多,薄脆饼底的披萨好吃不腻,和朋友聚餐很划算。


图源:小红书


三:下沉市场外卖适配度高,这里的外卖配送半径较小,达美乐的“30分钟必达”更容易实现。快速配送的口感更佳,消费者体验也更好。


相比一线城市的长距离、交通堵,外卖时效难以保证,反而不占优点。


反观一线城市,达美乐已经陷入增长见顶的“红海囧途”。


首要原因是餐饮市场饱和,必胜客占据高端市场,尊宝抢占大众市场,市场格局早已定型;并且大城市的人口味更挑剔,披萨又不是刚需品类,被新的网红餐饮替代也很正常。


图源:网络


重点是一线城市运营成本高昂;骑手和配送资源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无论是门店租金,还是人力开支,下沉市场的成本相对较低。


当下沉市场成为达美乐的“营收阵地”,这波反向扩张的操作,的确让它“扭转乾坤”。


“披萨一哥”赚到钱的秘诀

4D战略+成本控制


达美乐逆袭成功,背后离不开一套成熟的运营体系——4D战略和成本控制。


达美乐虽然是做餐饮,但它更像一家“供应链公司”;供应链是4D体系的核心。


首先是Delivery(配送):“30分钟必达”的承诺,是达美乐的核心标签。因此,要严控门店选址,优选社区附近区域,确保配送范围覆盖效率;还要重赏骑手,收入与准时率、好评率直接挂钩。


图源:网络


其次是Digital(数字化):达美乐APP和小程序都是“全流程透明化”,制作进度、骑手位置随时可看;从面团发酵到配送上门,也是清晰可见。


然后是Dough(面团):披萨的核心原料必须采用“标准化生产”,通过中央工厂加工后配送到门店,门店简单加工即可入炉;不仅产品品质一致,还降低人力要求,这样就有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和配送上。


图源:小红书


最后是Distribution(分销):达美乐在全国布局多个中央工厂,实现“原料采购-预加工-配送”全链条把控,大部分原料与供应商签长期同价合同。


这套战略让达美乐实现“高效运营和成本可控”的目标,不过,放下“外卖执念”,才是更有效的调整。


早年在美国市场,它正是靠外卖极致,成为全球披萨巨头,可入华后,“外卖至上”却屡屡碰壁。


以前达美乐在中国开的店,堂食区域只占一半,七成收入依赖外卖,还执着自营配送模式。


图源:网络


但国内第三方配送平台早已成熟,达美乐自营骑手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连门店员工都要临时客串骑手外出送餐救急。


而且1.5公里的配送半径限制,在一线城市覆盖不了多少客源,下沉市场虽适配这个配送距离,可当地消费者更乐意到店尝鲜。


2022年,达美乐终于想通,Delivery(配送)不再是唯一核心,而是升级为“全渠道协同”。


外卖端不再强制所有门店开通,新的下沉市场门店大多只开放堂食和外带,还尝试和第三方平台合作;堂食端面积扩大,融入本地文化,打造“打卡场景”


图源:大众点评


Digital(数字化)也跟着升级,APP能追踪外卖订单,也能预约堂食,提前点单到店即取。


调整后达美乐彻底盘活了,人力成本和回本周期都有所下降。沈阳首店靠堂食+外带,创下198天卖1110万的记录,远超依赖外卖的老店业绩。


图源:大众点评


不过达美乐的性价比,更多是靠细节的“精打细算”。


原料采购上,集中采购提升议价能力,比如奶酪由一家供应商长期大量提供,能拿到更低价;面团统一生产,和4D战略的Dough(面团)、Distribution(分销)形成闭环。


门店运营上,减少外卖后,成本进一步压缩。


门店选社区底商、区域中心,租金比一线商圈低50%以上;不再雇佣大量骑手,门店员工只需专注制作和服务;堂食和外带可减少食材损耗,配送可能会出现披萨凉了、损坏等问题。


物流配送上,中央工厂的布点和物流线路已完善,通常傍晚装车,半夜就到店;不影响白天开店,还保证食材新鲜,也能通过批量配送摊薄运费成本。


图源:网络


2024年,达美乐终于摆脱持续多年的亏损,归母净利润达到了约人民币5519.5万元。


图源:达势股份2024年业绩公告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4.42%,达到6592.4万元。


图源:达势股份


正是这些“省钱技巧”,让达美乐既保持了披萨的性价比,又能实现盈利增长。


价格战白热化

没了新鲜感还有回头客吗?


在餐饮行业极致内卷的今天,靠性价比和新鲜感引来的顾客,会经常复购吗?


打开达美乐APP或社交账号,满屏的优惠活动。买一送一、新人立减20、团购直降50……


图源:小红书


价格战确实带来短期的流量爆棚,邯郸、徐州等首店销售额屡破记录,很大程度上是优惠活动刺激的结果。


目前餐饮行业的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必胜客推出99元双人餐;尊宝常年买一送一,甚至还有其他品牌跨界做披萨。


图源:小红书


达美乐如果持续依赖价格战,利润空间可能会被缩减;如果减少优惠活动,客流可能就下滑,变得进退维谷。


下沉市场的达美乐,几乎都是“开业红温,后续降温”。


邯郸首店6020单,第二天就骤减到2100单;沈阳、西安等店,也在开业几月后,回归稳定。


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新鲜感不会持久,当没了打卡的社交价值后,能否有回头客,还是要看产品和体验。


但从消费者反馈来看,达美乐的产品力还没有绝对的优势。有消费者吐槽:开业跟风买了,中间有馅料的还行,周围饼底太厚了,不好吃,不会再买了;还有很多消费者也有相似的想法。


图源:小红书


披萨只是可以“偶尔尝鲜”,但非日常所需餐饮。仅凭“首店效应”和价格战,很难维持长期增长。


当餐饮消费回归“理性”时,消费者不再盲目打卡买单,更在意产品品质、消费体验、性价比等综合价值。


越来越多品牌进入下沉市场,除了尝鲜和低价的噱头,消费者为什么还要选你?


从目前情况来看,达美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不断推出黑松露、榴莲、芋泥等符合年轻消费者口味的新品,试图通过创新提升复购率。


图源:达美乐小程序


只不过披萨行业同质化严重,单纯的口味创新也容易被抄袭,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壁垒,才能有长期竞争力。


另外,在快速扩张、渠道调整、成本控制的三重压力下,达美乐的口碑问题也逐渐暴露。


截止目前,黑猫投诉累计1000条,基本涵盖3个方面。


图源:黑猫投诉


食品安全最受关注,有消费者反映,披萨中吃出异物,客服只是敷衍的退款解决;还有外卖的披萨凉透,口感极差,客服却说“配送超时非门店责任”,拒绝补偿。


图源:小红书


值得注意的是,达美乐虽减少外卖依赖,但仍有门店提供配送,可见配送时效的把控松懈。


优惠券套路也引发大量投诉,网友吐槽:满心欢喜领了优惠券,结果要么用不了,要么过期,感觉被欺骗了。


服务态度下滑也是主要投诉点,随着门店激增,人员培训也跟不上;部分门店员工点单时不耐烦,咨询时不回应等情况。


图源:小红书


这些口碑问题,本质上是快速扩张和品质把控之间的矛盾。


达美乐一年开300家店,需要大量员工、原料、管理资源,渠道转型也让门店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餐饮行业终究还是看产品和体验,所以口碑隐忧还是得处理得当。


写在最后


达美乐虽然涌入下沉市场的“蓝海”,但竞争也未松懈。


随着必胜客、尊宝等同品类的牌子也开始发力下沉市场,达美乐的“核心战场”势必有影响。未来,达美乐还是要从“流量驱动”升级“价值驱动”。


图源:网络


持续优化产品创新,打造差异竞争力;还要加强门店管理和服务培训,解决口碑隐患;同时,摆脱价格战的依赖,通过品质和体验,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即使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节奏,可达美乐还不能“高枕无忧”,只有顺势而为。往后是创造机会,还是原地徘徊,就看达美乐的走向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单日   县城   必胜客   市场   外卖   邯郸   消费者   城市   骑手   中国   性价比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