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注销手机号被他人注册购物,江苏一网友称被盗刷4.2万元

近日,江苏一名高校学生小彭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反映,发现自己的某金融平台借贷消费业务用不了,查账单发现额度被完全用完,原因是自己之前已经注销弃用的校园卡手机号,被他人注册用于购物,目前他已经报警。26日,上游新闻记者获悉,南京警方正在处理此事。平台方面已经确认这些借贷消费不是小彭本人操作,会通过账户保险等保障用户的权益。

“因为这个手机号已经注销,所以没有收到提醒。”小彭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是江苏南京某高校的学生,8月25日突然发现自己的借贷消费额度竟然超了,随后他发现自己的账号从7月份开始被他人用于各种消费,包括点外卖、网购等。8月8日到11日消费达到高峰,有人还购买了黄金饰品等,总共被刷了4.2万元。

小彭在发现异常后,于8月25日下午报警并做了笔录。据小彭介绍,目前警方找到了新机主的信息,对方人在无锡江阴,对方接了电话,但不承认使用了小彭的账号。小彭表示,自己也给现任机主发过短信,但没收到回复。

26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南京麒麟派出所了解此事,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案件金额较高已由上一级部门处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这些他人使用的消费是否由小彭“买单”?小彭介绍,目前相关平台的工作人员已经确认这些借贷消费不是小彭本人操作,会通过账户保险等保障用户的权益,但并没有告知下一步处理。

据《重庆法治报》报道,今年2月,市民张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少了1300多元。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张女士停用的旧手机号绑定过金融平台,如今通信运营商已经将该手机号重新出售给了严先生。严先生购得该新手机号后,登录的是张女士此前用该手机号注册的账号,因此消费时扣除的是张女士账户里的钱。误会消除后,严先生将消费的款项转给了张女士,并对该账号进行解绑注销,重新注册。

警方统计显示,因未解绑旧手机号关联的金融平台账号,结果账户被误刷、盗刷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手机号因用户换号被注销并重新投放市场。这些号码经90天冻结期后,可能被新用户激活。若原号主未解绑社交、支付类账号,新号主可通过短信验证码“接管”原账户。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民警强调,手机号是网络身份“钥匙”,市民注销手机号前一定要先“拔钥匙”。

8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平台客服,后台工作人员介绍,账号与手机号的绑定关系是唯一的,当运营商回收用户使用的手机号并重新销售给新用户后,新机主有可能使用该号码注册账号。如果新机主尝试注册并使用借贷业务,系统会进行身份信息验证,确保其与原账户无关联。如果担心新机主通过某些方式误操作或存在异常行为,建议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已彻底注销账户,可以登录查看是否有遗留的资产或服务。若发现异常,可联系客服反馈情况,平台会有相应的风控机制进行核查与处理。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江苏   手机号   网友   账号   账户   机主   新闻记者   发现   平台   用户   客服   此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