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快报】

相城区张家浜遗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负责的苏州市相城区张家浜遗址、高新区华家里路西墓葬、太仓市洙泾村墓葬、姑苏区井泉弄遗址、姑苏区信孚里遗址5个考古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实地检查了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并听取负责人的详细汇报。通过提问,专家们详细了解了发掘项目的情况和发掘经过,一致同意张家浜遗址等5个考古发掘项目通过验收。
相城区张家浜遗址发现唐代至明清时期遗迹142处,包括墓葬、水井、灰坑、灰沟等,宋元时期遗存以水井、坑、沟等生活遗迹为主,明清时期遗存相对较少,包括墓葬和坑。综合各时期遗存分布情况,不同时期墓葬的埋葬区域基本不重叠,可见历史时期该区域的使用建设有一定规划。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出土了一方明确记载“阖闾城”方位的唐代墓志铭,这是除文献之外在苏州地区考古出土的首件实物资料,为研究苏州地区丧葬文化及习俗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高新区华家里路西墓葬此次共发现遗迹两处,经发掘研判为唐代墓葬。本次发掘的两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单人葬。通过对墓葬形制分析并结合墓葬内出土遗物的初步梳理,可以推断两墓葬约为中晚唐时期。近年来,在苏州高新区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较为稀少,本次发掘的墓葬,可以补充该地区唐墓形制演进序列,丰富对该地区丧葬文化面貌的认识。
太仓市洙泾村墓葬共清理墓葬64座,皆开口于一层下,打破生土,时代跨度为明代晚期至清代晚期。本次清理墓葬的形制有砖室墓、浇浆墓、竖穴土坑墓,面积普遍较小,随葬品较少,推测墓主大多为当时的一般平民。发现15座圆形土坑墓,人骨杂乱堆叠摆放,无随葬品,可能为迁葬墓。同时考虑到多数墓葬方向接近,推测可能为小型家族墓地。本次发现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为研究太仓地区明清时期丧葬文化及习俗演变等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姑苏区井泉弄遗址清理遗迹1处,发掘区内文化层堆积均已被破坏扰动,从地层内包含的陶瓷片和出土器物来看,遗址年代大约在唐宋至明清时期。从出土遗物推测,井泉弄遗址应为居住生活类遗址,其使用废弃可能与山塘河(街)的发展密切相关。
姑苏区信孚里遗址累计发现灰坑1个,灰沟1条,发现了汉至六朝时期地层堆积。信孚里遗址地处苏州古城核心区域,本次考古工作为古城考古又添一份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梳理、研究和认识苏州古城文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