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处我们南海海域,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其管控海域覆盖南海三沙。为了推动海南经济发展,1988年设立海南省的同时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然而其经济发展总量却长期排名靠后,2024年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海南仅排名第28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发挥海南巨大的潜能,2018年海南自贸区正式成立,2020年海南自贸港正式运行。围绕“北部湾经济圈”为核心的重量级区域强区初具规模,同一时期的广西“平陆运河”也进入工程重要阶段,“粤、桂、琼”三位一体的“北部湾经济圈”蓝图在提出多年之后,即将进入新的全新的阶段。
海南自贸港
【海南“琼州海峡跨海三套方案”】:“海南”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经济特区和最大的自贸港,推动其发展交通联络枢纽系统工程是关乎海南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众多工程列表中备受瞩目的当属“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目前海南与大陆之间的往来依赖于轮渡运输,然而这一运输方式受限于天气和港口及其船舶数量的影响,进而导致海南与广东湛江链接区域出现货物堆积滞留,交通拥堵的情况,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等系列问题,为此伴随“北部湾经济圈”和“海南自贸港”设置,在琼州海峡搭建跨海通道这一重要的课题再次被人提及。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示意图
【“琼州海峡跨海三套工程”:增港分流工程方案】:该方案即在现在港口和轮渡船舶基础上,再增设数个专业对口的港口,同时增加轮渡数量及其班次,从而缓解琼州海峡的交通拥堵现状。同时采用人货分流的方式,采取专港专用,连接关联的策略。通过这一方式先期缓解琼州海峡面临的交通运输问题,不过增加轮渡和港口的方案依旧无法解决极端天气下难以通航的情况。
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跨海三套方案:跨海大桥工程方案】:琼州海峡两岸的广东与海南最近距离仅18公里,而港珠澳大桥的东西跨度达到29.6公里,远超琼州海峡宽度,同时结合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技术难度,显然要攻克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难度又被极大的缩短,然而琼州海峡的平均深度超过44米,最深达到114米,这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最深处45米有所不同,故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工程建设将面临着来自海峡水深而问题。特别是琼州海峡中间的海域存在一个深度超过100米的海底海槽,加之琼州海峡海域天气恶劣,极端天气发生日数全年超过100天,这一情况下若要施工,工程难度也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样极端天气之下,琼州海峡跨海大桥通道也势必关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琼州海峡深度示意图
【琼州海峡跨海三套方案:海底隧道工程方案】:考虑至轮渡和跨海大桥都面临着受天气因素影响的问题,若采取海底隧道的方式进行,或许是不少人认为的最佳方案,然而琼州海峡处于地质活跃区域,加之海峡水深和海峡通航运行问题,海底隧道方案同样面临施工难度和风险。
海峡剖析图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方案:“海上陆桥工程方案”】:除了以上“增加轮渡和港口”、“跨海通道大桥”、“海底隧道”三套方案之外,不少人提出了更为疯狂的“琼州海峡填海造陆桥方案”即绕开海峡中部的海槽,在相对较浅的海域进行填海造陆,将广东和海南以陆路桥方式实现连接,不过这一方案面临着更大的施工难度、生态问题以及可实施研判。
通道平面图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方案:琼州海峡综合运用方案】:该方案即再增加港口、轮渡的基础上,绕开海峡中部较深的海槽海域,选择海峡两侧海床较浅且平缓的区域,选择“海底隧道+人工岛(填海造岛)+跨海大桥”的综合运用方案。
海峡通道路线图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意义】:目前基于海南一省经济财力有限,加之工程量之巨大,工程难度之高,同时考虑至生态、航行、气候、资金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至今依然停留在研讨阶段,未来能否随着“北部湾经济圈”、“海南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等设置,为完善其配套运输工程,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施工也许会提上日程。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