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妈妈在孕36周以后都会被产科医生安排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NST),有些宝妈心里会疑惑:“宝宝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这么频繁监测?”今天,俞医师就来带大家来聊一聊胎心监护的作用、什么时候开始做,以及高危和低危孕产妇的不同安排。
胎心监护的医学名称是胎儿电子监护(NST,非应激试验)。它的主要作用是:
胎心监护就是在没有“直接看见”宝宝的情况下,医生用它来判断宝宝安不安全、缺不缺氧。感觉胎心监护好强大呀。
胎心监护不是孕早期、中期就要做的检查,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孕晚期。也就是宝宝在能存活的情况下,太早做胎心监护存在无反应型。下面根据宝妈的风险来谈谈胎心监护的时间点。
1.低危孕产妇(孕期顺利、没有并发症)
一般从孕36周开始,每周做1次。这个时间点选择有依据:
2.高危孕产妇(例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胎儿发育受限、羊水过少、脐带异常、胎动异常等情况)
胎心监护需要提前开始,一般从 孕32周甚至更早就可能进行,且监测频率也会增加到每周2-3次,甚至每天,以便随时发现胎儿是否有缺氧风险。
1.胎儿宫内缺氧风险增加
随着孕周增加,胎盘逐渐老化,供氧功能可能下降。定期监测能及时发现宝宝有没有“被憋得不舒服”。
2.宝宝随时可能发动
36周后属于临产前的关键时期,宝宝随时可能出生。监测能帮助医生判断宝宝的宫内储备情况,决定是否能安全等待自然临产。
3.发现问题可及时干预
如果胎心监护提示“可疑”或“异常”,医生会结合超声、胎动情况进一步评估,必要时提前分娩,减少意外风险。
4.对宝妈是一种保障
每周一次的监护,就像是给宝宝做一次“体检”,能让妈妈们更安心,医生也能更有把握。
总结,胎心监护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低危孕妇:一般从 36周开始,每周1次。高危孕妇:需要 更早、更频繁 进行。它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或窘迫的迹象,让医生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最佳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安全。祝好孕。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