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这3件事上少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大家好,我是小书虫妈妈。

最近和闺蜜聊天,她向我诉苦:“我家丫头都上小学了,每晚还要哄睡,刷个牙也刷不干净,每天跟在屁股后面帮她做这做那,真是操碎了心!”

其实啊,养娃这事儿,真不是管得越细越好。

养娃这些年,我算琢磨明白了:有些坑,是咱们当爸妈的亲手挖的。

就说我家娃刚上幼儿园那会儿,我总怕他吃不饱,每天早上追着喂早餐。

结果不用一周老师就找我:“你家孩子吃饭太慢啦,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还剩大半碗。”

后来狠下心让他自己吃,刚开始洒得满身都是,勺子也拿不稳。但也就过了半个月,老师就夸他进步大,自己能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真的,父母管得太宽,反而像给孩子套了层枷锁。尤其是这3件事,我们得学着 “偷懒”,越不管,娃越有出息!

一、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别帮忙

前天,在小区遛娃,看见一个妈妈追着儿子喂冰淇淋。我看那小男孩都上小学了,张嘴等着的样子,跟我家娃以前一模一样。

我家二宝两岁半学用勺子,刚开始一顿饭能把粥洒半碗,我妈总说:“你看你懒的,给他喂喂多省事儿。”

可我偏不,就让他自己霍霍。手抓饭抓得满脸都是,用勺子把菜扒拉到地上,我就跟在后面收拾。

没过俩月,娃就能稳稳当当自己吃饭了。

孩子上了学更明显。我见过不少家长,每天帮孩子削铅笔、整理书包,甚至作业都要盯着写。可你想啊,咱能跟他一辈子吗?

我家娃上小学后,我就不会帮他收拾书包和学习用品。我只会在睡前我会提醒他:“明天要带的彩笔放书包里了吗?”

他要是忘了,第二天在学校没得画,回来自己就念叨:“妈妈,我明天一定记得带。”

真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能干,我们要适当放手,给娃锻炼的机会。

当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他会开口向我们说,这时再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孩子会感激父母的正确引导。

二、孩子的学业生活规划,科学引导

上周碰到楼下杰妈,她说给孩子报了5个兴趣班,周末比上学还忙。“别人都在学,咱不能落下啊!”

可小杰偷偷跟我家娃说:“我最讨厌假期了,连玩会机器人的时间都没有。”

想起我家娃刚学古筝时,我每天都要求她练习,一首曲子弹不好,一整天不能玩。

结果她越弹越没兴趣,后来干脆说:“妈妈,我不想学古筝了,我真的对它没有兴趣。”

我才反应过来,我这哪是培养兴趣,反而增加孩子的负担。后来,她说喜欢学英语,喜欢画画,希望我能给她报个兴趣班。

根据娃的要求,我给她报了一个英语和画画的兴趣班。这两个兴趣班,娃一直坚持学习,还拿了不少奖项。

其实孩子心里都有杆秤。你给他选择的机会,他反而会更专注地学习。

孩子年龄小,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科学的规划,让孩子学业有成,同时也给孩子适当的玩乐休息时间。

换句说,就像弦绷得太紧会断,孩子逼得太急,反而会厌学。

三、犯了错,让孩子自己扛

小时候严格一些,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事规范,我身边的那些优秀孩子,父母往往都是对孩子有要求,能做得更好一些,就不要偷懒、蒙混过关。

我们总觉得孩子小,犯错了就帮他兜着。可你越护着,他越没担当。

孩子作业没写完被老师说,别急着找理由 “他昨天不舒服”;孩子跟小朋友抢玩具,别忙着护短 “他还小不懂事”。

让他自己尝尝犯错的后果,比说一百句大道理都管用。就像学走路总会摔跤,摔疼了,他自己就会记住下次要小心。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随着娃慢慢长大,有些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只需要做好引导。

父母的爱不是永远牵着娃的手,而是学会放手,让他自己更有主见,更独立。

对于孩子的成长,你们有哪些好方法,欢迎到评论区,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育儿   出息   父母   孩子   我家   兴趣   妈妈   勺子   书包   书虫   作业   古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