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李阿姨,原本是邻里口中的“热心肠”,谁家有事她总能第一时间想到帮忙。
可近两年,家人发现她常常反复问同样的问题,刚做好的饭菜忘记放盐,甚至有一次独自外出后,竟找不到回家的路。
孩子们心里一沉,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其实,李阿姨的经历并不罕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每3秒就会新增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而在中国,患者人数已超过千万,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黄帝内经》中就有“年过五十,血气渐衰,脑髓渐空”的记载,提醒我们:大脑的退化并非一夜之间,而是与日常习惯息息相关。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五六十岁依然思路清晰,有的人却记忆早早模糊?难道只是“命运”不同吗?医生提醒:其实关键就在于一些生活习惯。
一、久坐少动:坐得越久,脑子越“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久坐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从而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尤其是和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体”,会因为缺氧而出现萎缩。
《吕氏春秋》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常活动的水不会腐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烂。身体和大脑也是一样,越动越灵活。
健康建议:
每隔45分钟起身走动,可以简单做家务、原地走步。
每周至少3次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太极、骑行。
尝试在生活中加入“小动作”:打电话时站起来,电视广告时伸展。
二、爱吃重口味:嘴巴爽了,脑子苦了
高盐、高糖、高脂饮食,是现代人常见的口味陷阱。研究发现,过量的盐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使脑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记忆下降。
高糖则会影响胰岛素调节,降低大脑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让脑子“饿肚子”。而高脂饮食容易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特征。
古人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本草纲目》中也强调“咸多则血凝而气涩”,早已点出了高盐饮食的危害。
健康建议:
烹饪少放盐,多用葱、姜、蒜、花椒、柠檬等天然调味。
甜食、油炸食品要控制在每周“偶尔为之”,而不是天天上桌。
常吃护脑食物:深色蔬菜(如菠菜)、坚果(如核桃)、鱼类(富含Omega-3)、全谷类。
三、熬夜晚睡:少睡一夜,忘记一片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成年人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增加痴呆风险。
因为睡眠是大脑“清洁工”最活跃的时刻,深睡眠阶段会有脑脊液冲洗废物,如果熬夜,垃圾就会越积越多。
《养生论》中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夜里要按时入睡,早上自然醒来,不可贪夜晚的清闲。
中医认为,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最旺盛的时间,必须入睡,才能让肝胆和大脑充分修复。
健康建议:
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入睡,最好在23点前。
睡前一小时放下手机,避免蓝光刺激。
保持卧室安静、光线柔和,必要时可喝一杯温牛奶或泡脚助眠。
结尾部分:
50岁,不是衰老的开始,而是守护记忆的关键节点。老年痴呆并非“突然到来”,它像一个耐心的“偷盗者”,在日复一日的坏习惯中,慢慢带走我们的记忆与清醒。
专家提醒:大脑健康靠的不是昂贵药物,而是日常点滴的坚持。
记住三句话:
多动一动,让大脑“加满油”;
清淡饮食,让神经“少受伤”;
规律睡眠,让记忆“存得牢”。
古人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愿你我在岁月的流转中,依然能记得爱的人,守住心中的温暖。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