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后,请与孩子聊聊,除了分数,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文章来源:南歌子 教育本色#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一
“又要考试了!” 每次听到孩子唉声叹气,不少家长心里也跟着发愁。
有人觉得考试就是折磨人,考差了打击信心,考好的也容易骄傲。
我记得一本书上说的,测试也是一种学习。考试就像一面镜子,将孩子的里里外外照个清清楚楚。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一场考试都含着孩子人生路上的“成长密码”,别把它简单当作分数呈现。
二
平时的考试,也叫检测、测试,还可能要叫成练习,它就像游戏里的日常任务,看似普通,却藏着大学问。
记得有一位爸爸,孩子平时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每次检测总粗心。有次单元测试,孩子因为漏写小数点丢了8分。
试卷拿回家后,爸爸没批评,反而带着他把错题做成 “错题漫画”—— 用夸张的画面画出 “小数点逃跑记”。
慢慢地,孩子养成了检查的习惯,还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同学。
这就是平时测试的意义:
它用一次次 “小提醒”,帮孩子发现知识漏洞,培养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就说过,及时反馈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关键。平时检测的即时反馈,能让孩子在试错中快速成长。
所以,平时的检测,对错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待对错的方式。
三
到了中考、高考这些 “大关卡”,考试更像是一场综合实力的 “阅兵式”。
有个新闻让人印象深刻:一个高三学生,模拟考时数学总是卡在110分左右。
他没有盲目刷题,而是把每次考试的错题按知识点分类,分析自己是计算失误、概念模糊,还是解题思路有问题。
三个月后,高考数学考出了138分的好成绩。这告诉我们,大考就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检阅,不仅考知识,更考心态、策略和抗压能力。
有人做过统计,近五年高考状元的采访中,82%的人提到 “重视考试后的总结”。
这面被称为“考试”的镜子,照出的不只是分数,更是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
四
考试真正的价值,还藏在分数之外。
还记得自己读书时,有次期中考试没考好,在操场边偷偷抹眼泪。班主任苏老师(现在某重点中学知名教师)找到我,说了句让我记到现在的话:
“考试最大的意义,不是证明你不行,而是告诉你哪里可以更好。”
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再合适不过。
考试就像成长的 “导航仪”,分数低了,说明路线该调整;
成绩好了,证明方向是对的。
正如《心得原野》里说的:“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考试只是这片原野上的路标,指引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五
考试更像是人生的 “预演场”。
遇到不会的题心跳加速?这和工作中遇到难题时的焦虑一模一样。
考砸了躲在被子里哭?这和未来遭遇挫折时的情绪波动如出一辙。
考试教会孩子最重要的事,是 “输得起”。就像作家刘墉说的:“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当孩子能笑着分析试卷上的错题,当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比任何分数都珍贵。
六
有些家长或者专家总想着给孩子 “屏蔽” 考试压力,可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也逃避不了现实——当然,万事皆有度,这里不是说,我推荐考试多多益善,搞题海战役,那恰恰是我反对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适度经历考试挫折的孩子,在未来职场中的适应能力更强。
考试的意义,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锻造了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所以,考试背后的东西,才是要让孩子知道的。
七
记住,每一张试卷,都是孩子成长的 “路线图”;
每一次考试,都是他们走向未来的 “垫脚石”。
下次孩子考完试,除了分数,不妨坐下来和孩子聊聊:“这次考试,你觉得自己哪里进步最大?”
毕竟人生这场大考,考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分数,而是持续成长的能力。
END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