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减重:辨证施治+精准管理,让减重不挨饿、更轻松

“不用饿肚子,每天吃得饱,3个月还能减30斤!”在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随着我国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超50%,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疾病”,而中医凭借“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结合营养指导、适宜技术等“组合拳”,正为健康减重提供新路径。

近日,该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胡冬梅、主治中医师管琪琪、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周黎等专家,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中医减重的核心逻辑与实践方法。

中医适宜技术埋线减肥

肥胖分“四型”,各有各的解法

“门诊常遇到女孩明明BMI正常,却哭着说‘要减肥’;也有人体重超标却觉得‘只是壮’。”胡冬梅表示,首先要了解肥胖的诊断标准:我国以BMI(体重指数)为核心指标,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腰围也很关键,男性≥90cm、女性≥85cm即为中心性肥胖,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在中医视角下,减重并非“一刀切”,而是需先辨体质。胡冬梅介绍,临床常见“四型胖子”:红胖子多为男性,属湿热质、阴虚质,特点是“能吃抗饿、消化快”,总觉得“吃不饱”,代谢旺盛却因湿热堆积发胖;白胖子以年轻女性为主,痰湿兼气郁质,“白白嫩嫩”却爱“情绪化进食”,不饿也想吃东西;黄胖子以中年人居多,气虚、湿热、阴虚交织,“吃得多饿得快却不耐饿”,吃饱就想睡,常伴胰岛素抵抗;黑胖子多见于中老年,阳虚、血瘀、痰瘀体质,“吃得少却消化差”,易饿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因代谢慢导致脂肪堆积。

“中医减重的精髓是‘辨证施治’。”胡冬梅强调,不同体质对应不同方案,比如脾虚湿阻型需健脾祛湿,胃肠湿热型要清热导滞,避免“千人一方”的盲目减重。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胡冬梅

不饿不苦,中医“组合拳”破解减重痛点

“减肥最怕饿,饿肚子就难坚持!”这是很多人的困扰,但在天河区中医医院减重门诊,患者常说不用挨饿。胡冬梅解释,中医减重的核心是“健康瘦身”,通过“营养指导+中医适宜技术+运动建议”,让患者“吃饱吃对”还能掉秤。

每位在天河区中医院减重的患者都会先做“临床营养评估”,管琪琪介绍,医生会根据目标体重、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方案,常见四种饮食模式:

1. 低碳水饮食:碳水供能<40%,脂肪供能>30%,蛋白质适量增加,适合代谢紊乱人群;

2. 限能量饮食:每日减少500大卡或固定1000-1500大卡,避免极端节食;

3.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供能≥20%(每公斤体重1.5g以上),兼顾减脂与保肌;

4. 间歇性能量限制:如“5+2轻断食”,5天正常吃,2天摄入500大卡左右,利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波动燃脂。

“减肥期易缺维生素,我们会常规补充B族维生素。”管琪琪特别提醒,零食并非完全不能吃,可选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原味坚果(每日≤25g),水果仅限牛油果、圣女果、水果青瓜,避免高糖高碳水食物。

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埋线,轻松控食欲

“贴完耳穴,食欲真的变小了!”这是很多患者的反馈。胡冬梅介绍,耳穴疗法是门诊常用技术,将王不留行籽贴在耳朵穴位上,需定时按压刺激,能有效抑制食欲;耳部刮痧也能辅助调节代谢。针灸科周黎主治中医师则推荐“穴位埋线”,将可吸收的无菌蛋白线埋入穴位(如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持续刺激10-15天,相当于“长效针灸”。

“痛感像蚊虫叮咬,10岁孩子都能接受。”周黎说,埋线无需频繁复诊,10-15天一次,很适合上班族。而且针对局部肥胖(如肚腩),埋线效果更明显,能健脾祛湿、疏肝解郁。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内二科主治中医师管琪琪

太极、八段锦也能燃脂

“减重其实也不用天天跑健身房!”胡冬梅建议,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每周2-3次;中医特色运动如太极、八段锦、易筋经,在家就能练,还能调理气血。

39岁的贺先生,3个月减30斤,血压从160/94降到正常,脂肪肝也轻了!他曾是典型的“腹型肥胖”,体重94.2kg(近190斤),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在门诊接受中医辨证调理后,他遵循营养方案——早上吃鸡蛋、中午吃肉配蔬菜,下午喝汤、吃水果,“每天都吃饱,一点不饿”,配合适度运动和穴位埋线,3个月减重20kg(40斤),血压、胰岛素指标均恢复正常。 综合采用各种方法,从而顺利达到科学减重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体重减得太快也会出问题!”胡冬梅提醒,健康减重速度是“每周0.5-1kg”,过快可能导致脱发、月经不调、皮肤松弛。门诊曾有患者两周瘦了7斤,医生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平稳减重”,同时监控血糖、血脂等指标,避免并发症。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周黎主治中医师

减重是“修行”,长期管理是关键

“减肥不是‘减完就停’,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胡冬梅强调,中医减重不仅是掉秤,更注重改善代谢——比如纠正胰岛素抵抗、缓解疲劳乏力,让身体从“易胖体质”转向“健康状态”。她建议,减重期间需定期复诊,加入管理群,医生会实时解答饮食、运动疑问;减重成功后,仍需保持“七八分饱”的饮食习惯,避免反弹。

随着中医减重理念的普及,专家们也特别希望,更多人告别盲目节食,相信科学减重——不挨饿、不痛苦,通过中医调理,让身体更健康,体重更稳定。

文、图 | 记者 张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养生   精准   中医   轻松   天河   肥胖   中医师   胰岛素   体重   湿热   门诊   广州市   穴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