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日子哪有什么风花雪月,不过是被三样东西牢牢支着。
1.手里的钱,是撑起日子的骨。不是说要多阔绰,至少得有笔能随时动的积蓄。孩子书包里的教辅费要按时交,老人药盒空了不能等,哪怕自己忽然没了班上,冰箱里的菜也得续上。见过太多人到了这年纪,因为几百块钱在医院缴费处红了眼眶,才懂那句“钱不是万能的”后面,藏着多少“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难。
2.身上的力气,是走下去的底气。年轻时总觉得熬夜是本事,啤酒能论箱灌,如今陪孩子写作业到十一点,第二天头疼得像塞了团棉花。前几天同学聚会,当年号称“千杯不醉”的老周,如今杯子里只敢倒半杯枸杞水,他拍着我肩膀笑:“不是怂了,是怕倒下了,家里那摊子没人接。”体检报告上的数字越来越刺眼,才惊觉健康这东西,年轻时挥霍起来不心疼,到了中年,却是买不来的硬通货。
3.心里的那点通透,是过日子的解药。以前总爱跟人争个高低,同事多拿了半箱福利能别扭半天,亲戚晒新房照片能琢磨一宿。如今倒学会了“三不”:别人背后叨叨,听见了也当风吹过——无所谓;邻里比来比去,各有各的活法——没必要;遇事急得跳脚,解决不了问题——不至于。楼下张姐丈夫前年失业,她每天照样乐呵呵去早市抢新鲜菜,说:“愁也没用,不如把眼下的日子过瓷实了。”原来心态这东西,磨得越圆,日子越稳。
那天在菜市场见个大叔,提着一兜青菜慢慢走着,手机响了就停下来接,是孩子问晚饭吃什么。他应着“给你炖排骨”,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暖。他穿件洗得发白的夹克,鞋跟磨掉了一块,可你看他那样子,就知道日子过得扎实。
中年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一边算着账单上的数字,一边记着降压药的剂量,一边把心里的褶皱慢慢熨平。那些年轻时追的虚头巴脑,到了这会儿都成了过眼云烟。
毕竟啊,能让孩子笑着扑进怀里,能陪老人晒晒太阳,能在傍晚的厨房里,听见抽油烟机嗡嗡转着,锅里的汤咕嘟冒泡——这就够了。
其他的,真没那么重要。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