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结束,特朗普表态,美财长称不排除让关税再飙升到3位数

话说回来,这场中美贸易谈判在斯德哥尔摩刚收尾,就闹得满城风雨。2025年7月29日,两国代表团谈了两天,本来是想续签那个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结果呢,没谈拢。美方那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直接放话,说如果特朗普总统不点头,8月12日到期后,关税可能直接回弹到三位数水平,也就是100%以上的那种高位。特朗普自己倒是对媒体说,会谈感觉“比昨天好多了”,还挺积极的,但也没透露啥具体内容。

先捋捋背景吧。从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开始,美国就对中国贸易政策特别硬气。2月份,他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先加了10%的关税,后来一步步升级,到4月份直接把关税拉到145%,中国也反制到125%。那时候,简直就是贸易封锁级别,双边贸易差点儿停摆。5月份在日内瓦谈了个初步协议,美方降到30%,中方降到10%,约定90天休战期,到8月12日到期。这次斯德哥尔摩会谈,本来是想续期的,顺便聊聊市场开放、稀土供应、芬太尼控制和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儿。但从公布的信息看,这些大目标一个都没落地。

贝森特在会后记者会上讲得挺直白,他说谈判“建设性很强”,但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手里。要是续不成,关税就得“回弹”到4月份的水平。他还特别提了三位数关税的可能性,暗示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可能启动二级制裁,把关税推到100%甚至更高。这话听着像威胁,但也反映出美方内部压力不小。毕竟,高关税不是只打中国,美国企业进口成本也跟着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转嫁给消费者,国内通胀隐隐有抬头迹象。贝森特自己也承认,这种局面“不可持续”,尤其对中国来说,但其实美国也扛不住太久。

特朗普的反应倒是跟贝森特有点儿不一样。他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说会谈“进行得很顺利”,感觉“不错”。但他也没多说细节,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媒体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谈判结果没达到预期,要是有啥大突破,他肯定会大肆宣传“美国赢了”。事实上,前一天他还抱怨跟中国沟通“有点难”,因为中方立场强硬。现在突然转调子,或许是想给市场吃颗定心丸,避免股市再崩盘。记得4月份关税战打响时,道指一度暴跌,特朗普的支持率也滑到37%左右。现在离2026年中期选举不远了,他可不想再添乱。

中方那边,商务部谈判代表李成钢发布了声明,说双方同意继续推动关税24%部分的展期,还强调会谈“富有成效”。但美方声明没提这个,贝森特甚至没公布任何具体成果。这两边说法有差距,挺典型的贸易谈判风格。中方坚持平等互利,不接受单方面让步,比如开放市场或稀土供应无限制。稀土这事儿,美国特别急,因为中国控制全球大部分产量,美方怕被“卡脖子”。但中方强调供应要符合国际规则,不会轻易松口。

再看外围影响,同一天特朗普还改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期限,从50天缩短到10天。这被解读为间接施压中国,因为二级制裁针对的就是继续买俄油的国家。中国是俄罗斯石油大买家,这招要是落实,关税三位数就不是空谈。贝森特在采访中直言,中国“很重视主权”,如果他们坚持买俄油,就得准备付100%关税。这话听着刺耳,但也暴露了美方筹码有限。毕竟,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别说10天,50天都停不下来。

经济层面,这事儿牵扯太大。美国企业已经叫苦连天,高关税让进口成本飙升,很多公司只能涨价,转嫁给老百姓。消费者物价指数最近几个月都在涨,通胀压力不小。特朗普的金主们,那些大企业主,也开始施压,说再这么搞下去,支持率会更低。话说,特朗普上台时承诺制造业回归,但实际效果呢?部分供应链移出中国,但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华尔街那边,股市对关税新闻特别敏感,会谈结束当天,道指小幅波动,但整体还是在观望。

中国这边,反应稳当。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方愿意共同寻求解决分歧,推动经贸关系回正轨。但他们也警告,别用胁迫手段,尤其是二级制裁。中国已经在调整策略,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分散风险。同时,稀土出口管制还在那儿摆着,美方要想稳定供应,得让步。全球看,这不只是中美的事儿。欧盟、日本这些国家也在跟美国谈贸易协议,怕被卷入。贝森特提到,下周美国商务代表团要去北京探路,估计是给特朗普铺路,准备下轮磋商。

长远点说,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像把双刃剑。一方面,他想用关税逼对手让步,保护美国产业;另一方面,高关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历史经验,2018-2019年的贸易战,最后也没彻底解决结构性问题。中国承诺买2000亿美国货,但实际没全兑现。拜登时期维持了大部分关税,还加了些新限制。现在特朗普二进宫,玩得更狠,但经济环境变了。全球供应链更碎片化,通胀风险更高。贝森特私下跟投资者说,脱钩不是目标,要的是公平贸易。但现实是,谈判越拖,不确定性越大,企业投资犹豫,经济增长放缓。

话说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贝森特是华尔街背景,偏务实;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更强硬。贝森特在国会听证时,就被议员问过关税对中产的影响,他辩解说这是为了长远利益。但数据摆那儿,美国中产家庭今年多付了近1300美元关税税。特朗普自己呢,商人出身,爱用关税当杠杆,但也知道极限。5月份跟英国签的协议,就降了部分关税,换来英国买美国牛肉和乙醇。这招对小国管用,对中国就难了。

中方立场一贯,强调互利共赢。不接受美方那些“临时捏造”的筹码,比如芬太尼或买伊朗石油的制裁。这些事儿,中方觉得是美方单方面要求,没道理让步。谈判声明里,中方重申落实日内瓦共识,继续发挥磋商机制。听起来正式,但实际是给美方台阶下。贝森特也承认,双方有共同利益,这不是零和游戏。

市场反应呢?会谈结束当天,股市小涨,但期货市场对8月12日到期挺紧张。如果续期90天,估计是另一个短期解决方案。贝森特暗示,如果续,也就90天,之后还得谈。特朗普可能不想现在翻脸,毕竟国内压力大。企业高层组团访华,就是信号。话说,特朗普还威胁对印度加25%关税,对欧盟也喊过50%。但中国是头号目标,处理不好,全球贸易都乱套。

这事儿本质上是权力博弈。美国想维持霸权,中国要崛起。关税战打到现在,没赢家。美方企业成本升,中国出口受阻,全球供应链断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就因为这些不确定性。OECD也说,美国经济会受重创。特朗普说他的政策在工作,但党内都有反对声浪。民主党更不用说,直批这是乱来。

贝森特扬言三位数关税,可能是谈判策略,吓唬人。但如果真来,通胀会爆表。美国从中国进口80%的药品原料,100%关税一加,医疗成本直线上升。老百姓买东西贵了,怨气更大。特朗普支持率现在40%左右,再跌就麻烦。话说,他上台时承诺降税,现在关税等于变相加税,中产最受伤。

中国呢,经济韧性强。转向内需,加大“一带一路”投资,稀土牌捏在手里。美方急需稳定供应,尤其是科技产业。谈判没成,但门没关死。下轮在北京或别处,继续谈。特朗普可能等中期选举前,拿个小胜仗宣传。

总的来说,这次会谈没惊喜,但也没崩盘。特朗普表态积极,贝森特放狠话,典型的分工。8月12日是关键节点,要是回弹到三位数,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遭殃。要是续期,短期喘息,但根子问题还在。贸易不是零和,得找平衡点。老百姓盼着别再涨价,企业盼着稳定。希望下次有实质进展,别老这么吊着。话说,这世界变化快,谁知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中美   财长   关税   位数   结束   中国   美国   美方   中方   贸易   稀土   中产   芬太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