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三次站上4000点!这次会重演历史还是开辟新篇章?10月28日




十年一梦,沪指终于重返4000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这次站在4000点门槛上的A股,是会重演前两轮的疯狂与幻灭,还是走出属于自己的健康牛市?


截至2025年10月28日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报收4005.44点,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之后,沪指首次突破4000点关口。A股总市值已从一年前的约68万亿元,增至近期106.6万亿元,一年内飙涨了38.6万亿元。


这一刻,市场已经等待了十年。


---


01 历史回顾:前两次4000点之后的疯狂


A股历史上,4000点上方从未有过长期停留。


第一次是2007年,沪指突破4000点后,在市场狂热情绪的推动下,仅用4个月时间就飙升至6124点的历史巅峰。那时典型的是"煤飞色舞"行情,最便宜的煤炭、有色股股价也在百元左右。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A股也从6124点的高峰急速坠落,无数投资者的财富随之蒸发。


第二次是2015年,沪指突破4000点后,不到两个月就达到了5178点。当时市场流传着"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的口号,许多投资者加大杠杆入市。


但随后的市场剧烈调整,也让这些激进者付出了沉重代价。


02 第三次突破:市场环境已大不相同


这一次,沪指在2025年10月28日突破4000点,与前两次相比,市场基础和环境已发生本质变化。


从资金结构看,以前是散户、游资主导的市场,现在已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与国家队长线运作。杠杆、融资在早期就受到限制,避免了重蹈2015年"杠杆牛"的覆辙。


从估值水平看,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主要指数估值水平低于2015年高点,甚至有一些指数仍在历史平均水平附近。这说明当前市场可能仍处于牛市的上半场。


从政策导向看,监管层明确表示要"慢牛"而非"疯牛"。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要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03 行情驱动力:硬科技取代杠杆


与2015年"杠杆牛"不同,本轮行情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硬科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正转向硬科技驱动,资金更偏向科技股而非传统行业。科技创新行业欣欣向荣,吸引大量资本流入。


从市场表现看,以科技、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贡献了主要涨幅。宁德时代、比亚迪、寒武纪等龙头股多次刷新历史高点。


成交量的变化也印证了市场的活跃——在"924行情"启动前,A股日均成交额很长一段时间不足8000亿元,而政策落地后,市场日成交额一度攀升至3.48万亿元。


04 未来走势:机构分歧中寻找共识


面对第三次4000点,机构对后市走势存在一定分歧,但更多展现的是共识。


华西证券判断,本轮行情仅行至中段。一方面,当前A股盈利处于周期磨底阶段;另一方面,当前科技行业的景气预期在逐步强化。


中信证券认为,活跃趋势性资金的减仓已基本完成,市场的成交和换手也已经回到理性水平。这些意味着投资者近期频繁讨论的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


港股100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展望年底行情认为,A股大概率延续"慢牛趋势、波动加大"格局,结构性分化仍是主旋律。他预计年末资金回笼压力下,全面普涨概率较低,真正主升浪或出现在2026年一季度。


05 风险警示:历史阴影下的谨慎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历史留下的阴影仍值得投资者警惕。


A股历史上,4000点以上的窗口期仅约2个月,后续均伴随大幅暴跌。市场流传的"4000点以上别听老股民"的段子,看似玩笑实则戳中本质。


有市场人士提醒,部分热点板块获利盘较多,估值也比较高,需要警惕可能的锁定利润卖出行为导致波动。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具体指出,需要警惕年底科技半导体等高估值,热点板块获利盘较多可能引发的锁定利润卖出行为导致的波动。


信达证券提醒,牛市震荡期之后风格也容易发生变化。牛市中震荡之后,大小盘风格有很大的概率会变化。


06 投资策略:在狂热中保持理性


面对4000点上的市场,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红蚁资本投资总监李泽铭提醒,若利好兑现可能导致一些短线资金套现,市场在高点应该会有调整。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关注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避免盲目追高。


有分析认为,当一个题材从"少数人关注"走向"全网刷屏",资金兑现意愿会快速上升,后续回调概率显著增加。存储芯片已到"全民吹票"阶段,别追高。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则从配置角度建议,科技行情或延续,医药与消费作为穿越周期的主线方向,值得深度布局。


---


回到最初的问题:第三次突破4000点,将要用几个月,到达多少点?


历史告诉我们,2007年用了4个月到达6124点,2015年用了3个月到达5178点。但这一次,市场基础已然不同——"杠杆牛"变为"硬科技牛","疯牛"转为"慢牛"。


或许,我们不应过分关注指数能涨多高、多快,而应更关注这轮牛市能走多远、多稳。正如一位市场人士所言,牛市不是看谁跑得最快,而是看谁跑得最久。


对散户投资者而言,在4000点以上,警惕风险比追逐收益更为重要。毕竟,在这个十年未遇的点位上,保持理性与冷静,才是长期生存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财经   新篇章   站上   开辟   历史   市场   牛市   杠杆   投资者   资金   行情   科技   概率   理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