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垃圾村”→网红打卡湿地 一个村落的“绿色升级”

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地处武义江和白鹭溪交界处,因地势低洼,水流集聚于此,形如漏斗,人称“坛头斗”,塑造了大片天然湿地。眼下,正值暑期,这里每天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视频加载中...

总台记者 胡浩然: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在我的身后,有不少的市民和来自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草坪上搭起了帐篷,约上三五好友,或者带上老人孩子来到这儿放松心情、享受暑期生活。在不远处,还有很多水上运动爱好者在玩桨板、电动冲浪板、电动卡丁船等。

这块湿地,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景区,而是坛头村的一部分。坛头村的大部分建筑都集中在一块地势较高的区域,在村庄的东南侧是潘午潭,是游船和垂钓的好去处,附近是大片的农田和草地,在村庄的东北侧覆盖着近600亩的湿地,所以从空中视角来看,坛头村就是一个被绿色环抱的村落。

但在十多年前,坛头村有一个外号叫作“垃圾村”,十多年前这里生活垃圾、工业废料遍地都是。从2014年开始,当地投入1400余万元用于河滩整治,完成清淤量70多万立方米,清理垃圾500多吨,600多亩的烂河滩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湿地。

当地发展了莲子产业,在我身旁的集市上,光是莲子的衍生产品就有莲子银耳羹、莲子饮、水果莲子等。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双重体验的新零售模式,带动了村内不少就业岗位,年销售额突破500多万元。

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当地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一方面避免大拆大建,节约了近百分之七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村民致富增收开拓了新思路,村中建起了古建筑风格的民宿。在其中我们还发现一个亮点,村中的新民宿联合当地供电部门进行了全电改造,从源头引入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改造后单家民宿每年较传统模式将减少碳排放约20吨,绿色发展理念正逐渐深入村中每家每户的观念之中。

从2017年到2024年,坛头村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经从最初的24万元增长到了192万元,短短7年翻了8倍,而这也正是绿色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和动能。

责任编辑:翟子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旅游   湿地   村落   中国   活力   垃圾   莲子   武义县   村庄   河滩   地势   暑期   新民   大片   冲浪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