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学前教育费用做“减法”,政府责任做“加法”

山东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近日出台《山东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我省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同时,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补助。据统计,此项政策将惠及全省约77.47万名儿童,省级财政将统筹安排7.2亿元补助资金,支持政策落地。

学前教育,指的是义务教育之前的阶段,包括幼儿园、托班等。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教育相关支出是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并与提振家庭生育意愿、应对人口结构挑战等密切相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对比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表述,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定位被进一步清晰化。今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又进行了部署。《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免费学前教育措施正式在山东落地。

《方案》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公办幼儿园免除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免除标准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其中,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可按规定继续收取。例如:某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后,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大班儿童不需再交保育教育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大班儿童,相应按照500元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只需交纳差额部分300元。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为避免“免费”带来“降质”,学前教育费用做“减法”,意味着政府责任要做“加法”。按照《方案》部署,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按照幼儿园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享受政策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省级财政将根据核定的各市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享受政策在园儿童人数以及省与市县分担比例,核定对下补助资金。《方案》对资金拨付流程进行了规范,各级财政、教育部门收到省以上资金后,需及时足额落实应由市县承担部分,确保从源头保障运营质量。

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育部门同步加强对幼儿园的考核与监管,如明确办园条件、师资资质(教师需具备相应学历和资格证)、课程设置等标准,进一步规范行业生态。无论是公办园还是享受补贴的民办园,都需接受定期评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进行整改或取消资格,确保通过制度设计形成“免费”与“优质”的共生,从“上得起”更好更快地走向“上得好”。

免费学前教育逐步推行的同时,兜底特殊群体的政策延续。根据《方案》,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除按规定免除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外,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仍享受我省原有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统一的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政策也将继续实施,并鼓励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经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此外,《方案》还对进一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等作出明确要求。

(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育儿   减法   加法   学前教育   费用   政府   责任   幼儿园   儿童   政策   财政   方案   教育部门   学前   我省   秋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