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集体戒酒

“茅台1550,五粮液打折,张裕改卖葡萄汁”——这不是促销海报,而是2025年中国酒业的日常。过去十年,酒桌上一句“感情深,一口闷”足以让股价飞升;如今,同一句话在社交媒体的搜索量里,七成配的是“如何优雅拒绝”。中国人,正在用钱包投票:我们不喝了。

一、从“喝不起”到“不想喝”:数字里的寒意
5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跌到1550元,电商甚至挂出1399元“破发价”。别急着抄底,这只是冰山一角。上市酒企仓库里堆着400万吨半成品,按现在的速度,得五年零八个月才能卖完。金种子酒三季度利润只剩去年零头,水井坊干脆关掉三成门店。啤酒、红酒同样惨烈:精酿品牌一年倒掉两倍,进口红酒均价跌破8美元,张裕把35%的产能换成葡萄汁——卖酒不如卖果汁。

二、谁在离开酒桌?
不是年轻人没钱,是他们真的不喝了。Z世代白酒消费占比只剩6.2%,但威士忌涨了近两成;50毫升小瓶装销量翻四倍,一个人喝,图的是微醺不是拼酒。商务宴请用酒量跌四成,婚宴也少了三成,户外露营时,预调鸡尾酒第一次把啤酒挤下王座。78%的人买酒前先看配料表,“0添加”能贵三成,大家却心甘情愿。劝酒文化在微博被骂上热搜,96%受访者支持“文明饮酒”——不是酒不好,是旧玩法失灵了。

三、酒企的“花式自救”
茅台把NFT做成“数字藏酒”,首发日溢价580%,相当于把金融属性玩到极致;五粮液和茶饮联名“微醺奶茶”,一周卖一百万杯,让白酒从父辈的圆桌跳进Z世代的吸管。洋河更绝,干脆开SPA,用酒做推拿,卖的是放松不是醉。青岛啤酒把啤酒装进预制菜,华润雪花把酒厂变景区,一年接待百万游客。酒+咖啡、区块链溯源、无醇啤酒暴涨三倍……所有热闹背后只有一句:传统销量救不回来。

四、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人口结构先动了刀子:五年里,35岁以上核心饮酒人群少了4600万,独居青年人均酒精消费直接腰斩。经济账更直接:餐饮酒水加价率从50%跌到28%,企业招待费预算砍了四成。文化层面,“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成了职场反面教材,年轻人宁可加班也不愿端杯。日本烧酒三十年萎缩七成、法国红酒跌到40年新低、美国大麻合法州酒类销量掉近两成——这不是周期,是时代换轨。

五、下一站:酒还会存在,但不再是那杯白酒
政策继续收紧,新版《酒类广告管理办法》严禁暗示保健功效,营销成本抬高三成。江南大学的“酒精分子重组技术”已进入动物实验,未来可能出现“有醉感无伤害”的替代品。资本早已用脚投票:高瓴清仓白酒股,All in功能饮料;红杉中国把“情绪饮品”当新赛道。短期看,还有两成中小酒企要消失,头部玩家并购后集中度将冲到75%;中长期,酒精替代品市场规模剑指千亿,“社交饮品”四个字将重新定义酒的功能。

尾声
酒桌文化曾是身份、人情、权力的混合体,如今被健康、悦己、效率逐一拆解。茅台不再只对标拉菲,还要和喜茶、元气森林抢年轻人的胃容量。这不是白酒的黄昏,而是旧消费叙事的终章。下一次举杯,我们或许不再问“干了没”,而是“今天你想微醺还是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美食   集体   中国人   白酒   茅台   啤酒   销量   葡萄汁   红酒   酒精   替代品   年轻人   酒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