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以“保障安全”为初衷的儿童手表,在校园里却演变成了“社交硬通货”,点赞数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社交货币”,甚至是衍生产业链的“灰色筹码”。
近日,关于小天才电话手表社交功能被滥用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对于这个学生手上的社交硬通货,绍兴孩子们到底是怎么看?越牛新闻记者进行了多方调查了解。
流行的小天才手表
成了“社交硬通货”
“我又偷拍到老师的丑照了!”在绍兴市一所小学的诗词课上,周老师经常能听到孩子在窃窃私语。果然不出她所料,几位同学正在开小差,玩起了手上的智能手表。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轻老师或者脾气较好的老师课堂上。”周老师告诉越牛新闻记者,有的小朋友会在上课的时候,偷偷打开录像或拍照功能,将老师或者同学的丑照在手表上传播分享。

学生上课用智能手表“偷拍”老师
除了影响课堂秩序外,让周老师更加担忧的是,这块小手表带来的干扰正在课堂内外蔓延,手表本身早已超越了通讯工具的功能,成为了孩子们社交生活的中心。

学生家长向记者展示的小天才
她日常观察发现,在课堂外,这款小天才手表似乎正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人际关系。“一些没有使用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小朋友,会逐渐和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关系变淡。”周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家住绍兴城南的张先生对此感触颇深。上个月,他刚给上四年级的孩子买了一款最新款小天才手表。“当时是抱着联系他的目的购买,但是孩子买了手表以后整天听故事,有时候叫他都没有任何反应。”
张先生最近还发现,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小天才手表点赞积分活动的玩法,甚至不想写作业。
从点赞到“账号买卖”
手表里竟暗藏产业链
“这可是我的宝贝。”“我的朋友们都在里面,很多还是‘大佬’呢。”“我每天能有好几百赞!”采访中,不少绍兴小学生谈起小天才电话手表,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除了不同型号功能的攀比之外,他们讨论最多的是账号点赞量的高低。
越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小天才手表自2015年问世以来,通过“碰一碰加好友”“好友圈”等功能,构建出一套儿童社交网络。随后推出的“主页圈”功能,更是类似微信朋友圈,支持点赞、留言,并衍生出积分系统。


小天才手表推出的点赞、朋友圈等功能
在这个独特的社交圈里,点赞数成为社交资本,好友数象征着人气地位,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在形成。更让人惊讶的是,随着小天才手表在校园里的普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意”也随之浮出水面。

小天才手表衍生出的“灰色产业链”
越牛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小天才账号的买卖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点赞数成为账号定价的重要标准。一个拥有61万赞的账号标价529元,而点赞数120万的账号则以650元的价格出售。

某二手平台上,正出售小天才高赞账号
除了账号买卖,还衍生出各种付费服务。除了有商家推出代刷赞服务,明确标价“150元得1500赞”。
更令人惊讶的是,为了迎合一些孩子逃避家长监管的心理,某平台上还出现了名为“小天才破解”的群聊,里面经常根据不同型号的手表进行报价,甚至有人不惜花重金去解绑账号。

有人不惜花钱解绑账号
而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很多竟是“圈内人”。一位从事代运营的“小商人”透露,他主要为那些平时不能使用手表的孩子提供账号代运营服务,每周收费30至50元。这类“小商人”往往是那些“家庭教育没那么严格的同龄人”。

某平台上,有人提供账号代运营服务
走访中记者发现,商家在这场“社交狂欢”中也不断推波助澜。据一位销售人员介绍,小天才手表价格从599元到2399元不等,不同价位在产品功能上存在差异。“现在小学生几乎是人手一个,新款更受欢迎,很多家长都在买。”该销售人员说。

绍兴越城区银泰城的小天才手表专柜
记者也通过线上客服,咨询近期是否会对备受争议的主页点赞功能进行调整,客服称暂未收到相关通知。
功能滥用滋生乱象
家长面临两难选择
面对小天才手表功能被滥用,滋生出盲目攀比、刷赞产业链等乱象,学校和家长的态度显得颇为矛盾。
“目前没有家长来反映过此类问题。”周老师坦言,大部分家长觉得,还是应该要给孩子娱乐休闲的时间,而且手表基本也只能聊天,所以问题不大。作为老师,一般是口头警告,之前有考虑过没收,但是小朋友的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只能让他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在绍兴,也有学校采取了弹性的管控措施。“一般情况下有家长接送,无需用到电话手表,特殊情况下使用需跟班主任、老师报备。”该校老师解释道,因为学校有一张治安校园卡,能够记录孩子的实时定位,家长可以很方便地知晓学生的行走路线,非特殊情况并不需要电话手表来实现定位、通信等功能。

最新在售的小天才电话手表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家长们往往面临两难选择,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选择口头教育,有的则会直接没收手表,需要的时候再还给孩子。家长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通常采取给孩子周五晚上开启,周日晚上收走保管的做法。“直接关掉这个功能,肯定会激化和孩子的矛盾”。
方寸之间的屏幕里
困局如何才能破解?
“家长们的这种普遍困扰,反映出小天才手表的设计已超出了通讯工具范畴,其带来的问题需要从更深层面进行审视。”有律师指出,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小天才手表的点赞、等级体系易诱导孩子攀比和长时间使用,且未设置有效的沉迷干预机制,也未对社交功能加设监护人监管的强制权限,属于未充分尽到未成年人保护责任,而非单纯的功能与宣传错位。
为什么一个“能打电话的手表”,会对孩子们有这么大的社交魔力?作为未成人第一监护人的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陈巍分析,现在孩子的社交生活过于贫乏,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几乎没有时间留给孩子进行社交,而人类天生具有社交本能,而电话手表的功能恰好满足了孩子们这一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一代孩子们的加入,随着小天才新产品推出楼层级定位和更强大的社交功能,这块小屏幕里的世界只会更加复杂。”一位接近科技界的专家分析,当安全设备异化为社交竞技场,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是产品和技术本身,而是必须开展监测和管控、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置违规行为,以此守护孩子本该简单的童年。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