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3个“千亿县”,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核算GDP总量达到10.5万亿元。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其中,陕西有神木、府谷入围。
截至2024年,“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GDP总量达到1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7.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从地域来看,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东部相对较多。从西部来看,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有千亿县,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富集区为主,如陕西神木、府谷。
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全省上下紧扣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不断健全“一县一策”产业培育机制,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总量持续壮大、支撑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固。
初步核算,全省县域83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0.03亿元,同比增长6.4%,县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大关。县域GDP同比增长6.4%,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2024年,全省县域83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0.03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7.3%,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分地市看,西安、铜川、咸阳、商洛等4个地市的县域增速超过全省县域平均增速,分别达到7.3%、7.2%、7.0%、6.9%。2024年,83个县(市、区)县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53亿元,较上年增加10.04亿元。从分布区间来看,5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4个,其中神木市2502.61亿元,府谷县1066.74亿元;200-500亿元的县(市、区)23个,较上年增加4个;100亿元以下的县(市、区)29个,较上年减少2个。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全国千亿县再扩容,陕西神木、府谷入围,首先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禀赋。两地煤炭储量较大,神木是全国产煤区域,府谷也是我国焦煤资源的重要产区,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资源型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总量迅速提升。
除了传统的能源产业,两地还拓展产业链,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延伸。例如神木在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光伏发电、农业、林业等产业发展,打造了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府谷也在能源、材料和物流等领域进行布局,积极探索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增强县域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根据榜单,江苏共有22个县(市)上榜,占比超过1/3,继续排名靠前。被称为“最强县级市”的昆山连续20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榜首。数据显示,2024年昆山市GDP达5380.17亿元,经济规模已经超越了兰州、呼和浩特等7个省会(首府)城市。此外,江苏江阴2024年GDP达5126.13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座5000亿级的县级市。
浙江有义乌、宁海县等11个城市上榜。山东的千亿县扩容至6个,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三位。浙江与江苏两地上榜县(市)达到33个,占到2024年“千亿县”(62个)的五成以上。
此外,2024年,全国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未来数年内,仍有一批“准千亿县”,有望跻身“千亿县”。
2007年全国第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昆山、江阴、张家港),2022年新增千亿县10个,2023年新增5个,2024年新增3个,“千亿县”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县域经济正成为日趋活跃的经济增长极。千亿县作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千亿县背后一般都有规模化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些县域布局特色文旅、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发展低空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突破。“五一”前后重庆荣昌“卤鹅”等带动文旅产业火爆,吸引了更多地方学习如何促进文商旅等产业融合。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杨文学表示,千亿县发展经验显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需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根基,数字经济为引擎,绿色低碳为底色,开放合作为纽带,因地制宜走好链群升级、数智赋能、生态重构、全球链接四步棋,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的跨越提升。
华商大风财经记者 黄涛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