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损阴德的五件事,千万别做,做多了祸及子孙,别不信

明朝永乐年间,应天府上元县有个声名显赫的周家。周家府邸占地百亩,雕梁画栋,金砖铺地,府里丫鬟仆妇数十人,出门更是八抬大轿,好不威风。可谁也没想到,这风光无限的周家,短短二十年就衰败凋零,子孙离散,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周世昌做的五件损阴德之事说起。

一、昧人善款,榨取救命钱​


永乐十二年,应天府遭遇大旱,田地干裂,颗粒无收,城外流民遍地,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应天府知府见状,牵头组织赈灾,号召城里的富商捐钱捐粮。周世昌作为本地首富,自然被推到了前面。他表面上慷慨应允,承诺捐出五千两白银,还主动揽下了分发赈灾粮的差事,引得百姓纷纷称赞,知府也对他赞不绝口。​

可暗地里,周世昌却打起了坏主意。他让人把粮仓里发霉的陈粮拿出来,掺上沙土和石子,重新装袋,冒充新粮分发给流民。流民们饿极了,拿到粮食不管好坏,赶紧煮了吃,不少人吃了之后上吐下泻,甚至丢了性命。而那些富商捐的银子,周世昌更是扣下了大半,只拿出一千两交给知府,谎称其余的银子都用来采购粮食了。​

有个叫陈老栓的流民,带着一家五口逃荒到应天府,好不容易领到了周家分发的粮食。他的小孙子饿了好几天,狼吞虎咽吃了两碗掺沙的米粥,当天夜里就腹痛不止,浑身抽搐。陈老栓抱着孙子去求周世昌,想讨点银子看大夫,可周世昌不仅不给,还让家丁把他打了出去,骂道:“一群贱民,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敢来要银子,真是不知好歹!” 没过多久,陈老栓的小孙子就没了气息,陈老栓悲痛欲绝,却敢怒不敢言。​

这件事被一个云游的高僧知道了,高僧特意上门找到周世昌,劝说道:“施主,赈灾乃积德行善之事,你怎能昧着良心克扣善款、以次充好?要知道,昧人善款,榨取救命钱,乃是损阴德之首,做多了不仅会折损自身福报,还会祸及子孙啊!”

周世昌却不以为然,冷笑一声:“老和尚,少在这危言耸听!我周世昌有的是钱,就算折点福报又如何?我的子孙将来有的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高僧无奈,摇了摇头,留下一句 “善恶终有报,施主好自为之”,便转身离开了。​

二、强占祖宅,逼死恩人​


周世昌早年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是靠着邻居周光斗的接济才活了下来。周光斗是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不仅给周世昌饭吃,还教他读书写字,后来周世昌去外地闯荡,周光斗还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五十两银子给他当本钱。周世昌当时感激涕零,发誓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周光斗。​

可等周世昌成了富商,早就把当年的承诺抛到了脑后。周光斗的儿子周明远娶了媳妇,家里人口多了,原来的小房子住不下,就想把自家的祖宅翻新一下。这祖宅就在周家府邸旁边,周世昌早就想把这块地买下来,扩建自己的府邸,可周光斗一直不肯卖,说这是周家祖辈传下来的基业,不能在他手里丢了。​

周世昌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让人暗地里在周光斗的祖宅地基下挖洞,导致房屋墙体开裂,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周光斗没办法,只好去找周世昌理论,可周世昌却翻脸不认人,说:“这房子是自己塌的,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是识相,就赶紧把地卖给我,我还能给你点银子!”​

周光斗气不过,想去告官,可周世昌早就买通了官府的人,周光斗不仅没告赢,还被打了一顿,后来一病不起。他躺在床上,想起自己当年对周世昌的好,再看看如今周世昌的所作所为,心如刀割。没过几天,周光斗就含恨而终了。

周世昌强占了张家的祖宅,扩建了自己的府邸,可他却不知道,这件事让他的阴德又损了一大半。府里的下人私下里都说,自从扩建了府邸,府里就经常怪事不断,夜里总能听到哭声。可周世昌却不当回事,只当是下人在造谣,还把说闲话的下人都给赶跑了。

三、贩卖假药,草菅人命​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周世昌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见开药铺赚钱,就开了一家 “济世堂” 药铺,声称药到病除,童叟无欺。可实际上,周世昌为了节省成本,赚更多的钱,竟然让人用假药冒充真药,用劣质药材代替名贵药材。​

有个叫李郎中的老中医,在应天府行医多年,医术高明,为人正直。他听说周世昌的 “济世堂” 卖假药,就特意去买了几副药回来查看,结果发现里面全是劣质药材,有些甚至是有毒的植物。李郎中连忙去劝周世昌,说:“周老板,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你怎么能卖假药呢?这可是草菅人命啊!要是有人吃了你的假药丢了性命,你就算有再多的钱,也赎不了你的罪啊!”​

周世昌却根本不听,还威胁李郎中说:“你少管我的闲事!我的药铺怎么经营,跟你没关系!你要是再敢多嘴,我就让你在应天府待不下去!” 李郎中无奈,只能自己出钱,在 “济世堂” 门口提醒百姓不要买里面的药,可百姓们大多不信,还是有很多人去 “济世堂” 买药。​

没过多久,就出了事。镇上个叫王秀才的人,得了一场重病,家里人去 “济世堂” 买了几副药给他吃,结果王秀才吃了药之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最后竟然一命呜呼了。王秀才的家人悲愤交加,拿着药去告官,可周世昌又买通了官府的人,谎称药是真的,王秀才是因为病情太重才死的,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越来越多的人吃了 “济世堂” 的假药后出现了问题,百姓们终于知道了 “济世堂” 卖假药的真相,再也没人去那里买药了。周世昌见药铺赚不到钱,就干脆把药铺关了,可他贩卖假药、草菅人命的事,却已经传遍了应天府,大家都在背后骂他丧尽天良。​

四、抛妻弃子,薄情寡义​


周世昌的原配妻子姓刘,是他早年在乡下娶的。刘氏为人贤惠,勤劳善良,在周世昌最落魄的时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周世昌去外地闯荡的时候,刘氏还在家里照顾他的老母亲,直到老母亲去世。​

可等周世昌成了富商,就嫌弃刘氏出身低微,长得不好看,开始在外寻花问柳。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叫柳烟的舞女,柳烟长得貌美如花,能说会道,把周世昌迷得神魂颠倒。周世昌不顾刘氏的反对,把柳烟娶回了家,还让她当了正房夫人,把刘氏和他们的儿子周明轩赶到了府里最偏僻的小院里。​

刘氏心里委屈,却只能默默忍受。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周明轩能有出息,将来能为她争口气。可周世昌却根本不关心周明轩,不仅不给他们母子生活费,还不让周明轩读书。柳烟更是恶毒,经常故意刁难刘氏母子,不给他们饭吃,还让他们干重活。​

有一次,周明轩不小心打碎了柳如烟最喜欢的一个花瓶,柳烟竟然让家丁把周明轩打得遍体鳞伤。刘氏抱着受伤的儿子,哭着去求周世昌,可周世昌却冷冷地说:“是他自己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就该打!你要是再敢来烦我,我就把你们母子赶出府去!” 刘氏彻底寒了心,她知道,这个男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对她许下承诺的人了。​

没过多久,刘氏就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抑郁,一病不起。周明轩跪在周世昌的门口,求他给母亲找个大夫,可周世昌却连理都不理。最后,刘氏在痛苦中死去,周明轩悲痛欲绝,从此对周世昌恨之入骨。​

五、盗墓取财,惊扰亡灵​


周世昌赚了很多钱,可他还是不满足,总想找更快的赚钱方法。有一天,他听府里的一个老仆说,应天府郊外有一座古墓,里面有很多陪葬品,要是能挖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周世昌听了之后,眼睛都亮了,他立刻让人去打听古墓的位置,准备去盗墓。​

老仆劝他说:“老爷,盗墓是大逆不道的事,会惊扰亡灵,损阴德的,您可千万不能做啊!” 周世昌却不耐烦地说:“少废话!只要能赚钱,什么事我都敢做!你要是不帮我,我就把你赶出去!” 老仆没办法,只好告诉了他古墓的位置。​

当天夜里,周世昌带着几个家丁,拿着工具,偷偷来到了古墓。他们用锄头和铁锹把古墓的墓门撬开,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古墓里阴森森的,到处都是灰尘,墙壁上还画着壁画。周世昌让人点上蜡烛,在古墓里四处搜寻,很快就找到了很多金银珠宝和青铜器。​

就在他们准备把这些宝物运走的时候,突然火把一下子都灭了,四周陷入一片黑暗。紧接着,一阵凄厉的哭声传来,吓得家丁们魂飞魄散,纷纷往外跑。周世昌回来后身体越来越差,没过几年就中风了,瘫在床上不能动弹。柳如烟见周世昌成了废人,卷走了府里剩下的钱财,跑回了老家。

后来周世昌的小儿子周明浩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浑身长满了毒疮,找遍了应天府的名医都治不好。周世昌急得团团转,这才想起当年高僧说的话,他后悔不已,连忙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捐了很多香火钱,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宽恕。可这一切都已经晚了,没过多久,周明浩就痛苦地死去了。

从那以后,周世昌就像变了一个人,整天精神恍惚,夜里经常做噩梦。他请了很多道士来府上做法,可都无济于事。府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当铺里的东西经常被人骗走,绸缎庄的布料也总是出现问题,赚的钱越来越少。​没过多久,周世昌就去世了。周明轩则是离开了应天府,去了外地,再也没有回来过。曾经风光无限的周家,就这样彻底衰败了,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府邸,和人们茶余饭后的叹息。​

这个故事在应天府流传了很久,人们都说,周世昌做的这五件事,每一件都损阴德,他不仅自己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还连累了子孙,这就是报应。直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还会用这个故事告诫自己的子孙:昧人善款、强占祖宅、贩卖假药、抛妻弃子、盗墓取财这五件事,千万不能做,做多了不仅会折损自己的福报,还会祸及子孙,别不信!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历史   阴德   子孙   天府   府邸   假药   古墓   银子   流民   药铺   家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