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馨辱华事件升级!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绝不容忍!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A.lmm

谁能想到,那个曾在镜头前高呼“我爱中国”的偶像,竟会深陷辱华争议的漩涡!

2025年3月,新加坡籍华裔女星李凯馨曾因一组照片深陷舆论争议。

同年5月,一段6分钟的“辱华录音”更是激起千层浪,瞬间引爆全网。

她主演的古装剧紧急将其除名,55家官媒集体发声,痛批她“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代言品牌迅速与她割席,粉丝也大规模脱粉。

从“苹果女孩”沦为“内娱公敌”,她究竟做了什么?

01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2025年5月,一则标注为“李凯馨私下谈话”的录音在社交平台疯传开来。

录音里,一个女声用夹杂着粗俗中文的英语,对中国观众极尽贬损之能事。

她声称“来中国拍戏只为捞金,大部分中国人是傻X!”

爆料者自称是李凯馨的前助理,还透露她私下多次把中国市场形容为“提款机”。

同时,她还附上了与李凯馨2017-2019年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

经声纹对比,公众发现录音中的声线与李凯馨高度相似。

而且录音中所提到的细节,也与她的消费习惯相符。

这一细节无疑让录音的真实性争议进一步升级。

但其实,这并非李凯馨首次陷入立场争议。

早在2023年春节时,她便在外网使用“农历新年”来替代“中国新年”,试图淡化春节的中国属性。

到了2024年,前助理又爆料她私下涉嫌校园霸凌、甚至是插足他人婚姻等恶劣行径。

而之前的录音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索,将过往的争议彻底引燃。

然而,面对如潮的舆论,李凯馨工作室却直到5月10日才发布声明,称录音“纯属伪造”。

但这份处处皆是漏洞的声明既没有加盖公章,也没有提供鉴定报告,更没有起诉爆料者。

与此同时,李凯馨本人转发声明并表示“我16岁到中国,这里给了我一切”。

面对如此言论,网友犀利发问“若真是清白,为何不报警?”

录音事件发生后,她的社交账号粉丝量急剧下降,直接跌破百万。

超话里也满是脱粉“小作文”,那场面宛如一场“偶像葬礼”。

这一系列辱华事件,直接将李凯馨推到了风口浪尖。

也不禁让人好奇,一个新加坡华裔为何如此嚣张,她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

02

李凯馨也曾是旁人眼中标准的“别人家孩子”。

1999年,她出生于新加坡。

其母亲是新加坡知名主持人权怡凤,父亲则是因涉毒退出娱乐圈的新加坡艺人俞宏荣。

14岁那年,李凯馨认新加坡美发大亨李荣大为干爹。

随其改姓“李”,并以此为契机踏入娱乐圈。

2014年,她凭借清纯的气质,被导演许鞍华选中,出演苹果微电影《老唱片》。

片中,她以“复古少女”的形象示人。

在该作品斩获戛纳创意奖的同时,她也凭借着“苹果女孩”的称号正式出道。

2015年,李凯馨在试镜《海上牧云记》时,获得导演曹盾的大力推荐。

此后,在曹盾的牵线下,她又认导演徐克为干爹,并得名“凯馨”,寓意“凯旋归来,德艺双馨”。

在那之后,她的资源不断,甚至与黎明搭戏出演电影。

到了2025年,在电视剧《赴山海》中,李凯馨表面上是女二号。

可实际戏份占比高达40%,远超女一号,这无疑引发了观众对她“资本强捧”的质疑。

不仅如此,李凯馨虽身处华夏,却多次陷入文化立场争议。

除了“农历新年”事件外,她在新加坡的成长背景,也被指导致其“身份认知混乱”。

网友深挖发现,她曾祝福“韩国春节快乐”,同时在社交平台上也鲜少转发爱国内容。

甚至私下还被爆出用“捞金”形容中国市场,这与她荧幕上“汉服少女”的人设形成巨大反差。

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矛盾,在此次辱华事件中彻底爆发。

这种傲慢与投机,最终迎来了反噬,导致其演艺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03

事件发酵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官媒集体站出发声。

它们严厉斥责相关行为“传递扭曲价值观”,明确强调“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绝不容忍”。

不仅如此,官媒还采取实际行动,删除《赴山海》宣传海报。

此举释放出强烈的“封杀”信号,与此前对张哲瀚、赵立新等劣迹艺人的处理方式一致。

《环球时报》发文指出“中国市场的开放不意味着无底线包容,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对待”。

央视网也评论道“艺术可以突破,但不可突破人性底线”。

3月18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通知,要求艺人跨国活动前需接受文化敏感性培训。

两日后,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迅速下架李凯馨参演的6部影视作品。

其主演的待播剧《赴山海》也被AI换脸。

同时,在广电总局公布的“劣迹艺人名单”中,李凯馨成为首个因辱华被封禁的外籍艺人。

对此事件,新加坡、韩国、日本媒体跟进报道时称“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愈发强烈”。

然而却被本国网友反驳“先管好自家艺人”。

这场风暴最终以李凯馨发布手写道歉信、宣布无限期退出娱乐圈收场。

李凯馨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流量时代艺人的文化迷失。

从张娜拉到李凯馨,市场一次次以“零容忍”的态度宣告,民族尊严是永不褪色的底线。

官媒的集体发声、剧组的果断切割、观众的愤怒抵制,共同构筑起文化自信的坚固护城河。

这场风波为所有跨国艺人敲响警钟。

想在中国赚钱,必须先学会尊重中国;想被世界看见,必须先懂得看见世界。

毕竟,艺术可跨越国界,但良知必须扎根土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凯馨

联合早报——李凯馨成苹果中国微电影女主角

界面新闻——中广联演员委回应李凯馨辱华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娱乐   中国   事件   李凯   新加坡   艺人   中国市场   苹果   爆料   底线   社交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