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交锋6小时后,有消息迅速爆料:特朗普决定延迟一道禁令

9月14号,中美两国代表在马德里刚谈完6小时,外界还在猜这场闭门对话到底谈了什么,结果当天晚上就传出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消息。

然而特朗普却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决定延后一道禁令。这个节点突然按下暂停键,绝对不是“巧合”那么简单。

这事儿表面看是关于一道禁令的事,但背后牵扯的其实是更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

但问题是,这张牌,特朗普打得越来越尴尬,动也不是,收也不是。禁不下去,放不下来,最后拖着不解决,反而成了他目前唯一能走的路。

一张牌打四次的尴尬

特朗普对TikTok的"追杀"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当时他签署的"不卖就禁用"法案给字节跳动设定了270天的期限,要求必须剥离美国业务,否则就面临全面封禁。

可从那以后,这个期限就成了白宫的"橡皮筋"——2025年1月一次延期75天,4月又一次75天,6月干脆延长到90天,如今眼看期限又到,特朗普再次选择了按下暂停键。

这种操作手法其实并不新鲜。熟悉特朗普套路的人都清楚,这正是他最擅长的"极限施压"策略。先把架子摆足,用最严厉的措辞制造紧张氛围,然后在最后时刻突然松口,以此换取谈判对手的让步。

就像今年7月,他一口气对23个国家和欧盟发出关税威胁,声称8月1日起加征高额关税,结果没过几天就自己把期限往后推了。在TikTok问题上,这套把戏已经玩了四次,效果却一次比一次打折扣。​

美国国内的反应也在悄悄变化。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支持禁止TikTok的美国人已经从2023年3月的50%降到了现在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明确表示反对。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在TikTok上的账号已经积累了超过1500万粉丝,他甚至在今年1月公开表示"很喜欢TikTok"。这种言行不一的表现,让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说辞越来越站不住脚。​

说到底,TikTok早就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了。当特朗普政府一次次给禁令设定期限又一次次延长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白宫想用这个App的命运作为交换,在其他更重要的议题上逼迫中方让步。可问题是,这张牌打多了就会失效,当对方摸清了你的套路,再怎么挥舞也吓不到人了。​

禁令延期背后的交易逻辑​

选择在马德里举行会谈本身就大有讲究。这不是中美今年第一次坐在谈判桌前,之前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已经碰过几次头,却始终没取得实质性突破。

而西班牙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又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成了双方寻找平衡点的理想场所。西班牙政府显然也很看重这次机会,外交大臣亲自到外交部大楼迎接代表团,把自己定位成"西方与中国沟通的重要桥梁"。​

谈判桌上的气氛比想象中更复杂。中方带着明确的不满而来——就在会谈前一天,美国刚刚宣布了新的制裁清单,13家半导体相关实体被列入管制。这种"边谈边打"的做法让中方代表团在开场白就表达了严正关切。而美方则继续拿TikTok说事,坚持要求字节跳动必须出售美国业务,否则就面临禁令。​

转折点发生在会谈的后半场。根据中方在会后发布的消息,双方最终就TikTok问题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具体来说,将通过"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算法等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的方式来解决争议。

这个方案既没有让字节跳动出售业务,也满足了美方对数据安全的关切,算是个各让一步的结果。而特朗普政府随后宣布延长禁令,正是为了给这个方案留出落实的时间。​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在发布会上特意强调:"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这话明显是说给美方听的——合作可以,但不能突破底线。他还直指美方"不断扩大对中国实体的制裁"是"单边霸凌行径",要求立即取消这些限制措施。这种表态说明,虽然TikTok问题暂时找到了解决方向,但中美在其他领域的分歧依然尖锐。​

特朗普政府显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延期禁令既能显示谈判取得"进展",又不用马上兑现任何承诺,正好给自己留了缓冲空间。

毕竟关税休战协议即将在11月到期,芯片出口管制还在不断升级,这些才是真正关系到美国经济利益的"硬骨头"。把TikTok的问题拖下去,就等于手里还握着一个可以随时挥舞的筹码,万一其他谈判不顺,至少还有张牌可打。​

为什么禁令总也落不了地?​

特朗普对TikTok的态度始终透着一股矛盾劲儿。一方面,他和他的团队不断渲染"数据威胁",把这款App说成是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另一方面,又在禁令执行的问题上一再拖延,从没有真正下过狠手。这种摇摆不定的背后,是复杂的政治算计和现实考量在相互拉扯。​

从国内政治来看,TikTok已经成了不同阵营角力的舞台。支持禁令的主要是传统保守派和部分安全鹰派,他们把对TikTok的打压包装成"对抗中国影响力"的象征。

但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年轻人几乎都在用这个App,禁令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不少中小企业依靠TikTok做营销,担心失去重要的推广渠道;甚至连特朗普自己的竞选团队都舍不得放弃这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平台,毕竟他那1500万粉丝可不是小数目。在选举周期临近的情况下,任何可能得罪选民的决策都要三思而后行。​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正在失去魔力。这种先威胁后妥协的套路在他第一任期或许管用,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不仅中国摸清了规律,连美国的盟友都开始看穿这套把戏。​

从操作层面看,全面禁令的可行性也越来越低。TikTok在美国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完整的商业生态,真要强制下架,不仅会引发法律诉讼,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之前几次延期已经让禁令的威慑力大打折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的"最后通牒"不过是谈判的戏码。就像专家分析的那样,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做法正在让美国从"不可预判"变成"不可信任",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国际信誉。​

深层次看,TikTok禁令的反复其实反映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特朗普政府总想把经贸问题简化成"非输即赢"的零和游戏,用对待房地产交易的"谈判艺术"来处理国际关系。

可国家间的互动远比商业谈判复杂,尤其是中美这样的大国,既存在竞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想用一个App的命运来撬动整个双边关系,这种思路本身就不切实际。​

只要美国还抱着"极限施压"的幻想,还在用政治手段干预正常的商业活动,类似的僵局就还会不断出现。毕竟,靠拖延和威胁赢不来真正的合作,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协商,才能找到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那个被反复拉扯的TikTok禁令,不过是这场大国博弈中一个小小的缩影罢了。​

参考资料: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

中美首谈TikTok:美方切勿抱有幻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中美   禁令   爆料   消息   美国   美方   中国   中方   政府   期限   西班牙   马德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