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劳力士的价格最近“崩”了!曾经二手市场上120万的劳力士迪通拿,现在50万就能拿下,两年暴跌58%,近乎腰斩。还有人过年跑遍北京、沈阳、大连等地,配货才买到劳力士绿水鬼,没想到年后一问,不但不用配货了,还直接便宜了接近2万元。
全球二手腕表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截止至5月5日的一年时间里,劳力士的平均市场价格下跌了3.3%。曾经保值率之王,如今价格一泻千里,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止劳力士,百达翡丽、欧米茄、卡地亚等名表价格也纷纷下跌,奢侈品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劳力士的保值神话是如何破灭的,奢侈品市场又将走向何方。
1881年,在德国南部一个小镇,一个叫汉斯・威尔斯多夫的小男孩出生了。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他将创立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1900年,19岁的汉斯前往瑞士一家钟表出口公司打工,在这里,他摸透了制表的各个流程与工艺,心中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汉斯・威尔斯多夫
1905年,朋友在伦敦开了一家钟表公司,从瑞士进口机芯、表壳及其他零配件,简单组装后在英国贩卖。当时英国流行怀表,从口袋掏出,打开盖子就能看时间,表盖里还能塞爱人照片,十分优雅。但怀表精度欠佳,时间常不准。汉斯就琢磨,能不能设计一款准确可靠还能戴在手腕上的表呢?
1908年,汉斯正式注册了劳力士这个商标,专注研发精度更高的腕表。1911年后,劳力士的第一批腕表开始量产,市场反响颇好。1914年,劳力士更是获得了英国皇家天文台的A级证书,这个等级的证书通常只有航海精密计时仪器才能拿到,自此,劳力士成了精准的代名词。
劳力士要真正名声大噪,还需两个关键契机。1914年一战爆发,军队作战需要统一协调,作战表成了必需品。传统怀表放在兜里,掏来掏去麻烦不说,动作幅度大还易被发现,准确性也不高,影响作战计划。
劳力士二战军表
这时,腕表的优势尽显,精度高、体积小、便于携带,完美契合军队需求。二战期间,英国空军还大规模采购劳力士手表供士兵使用,这进一步强化了劳力士精准靠谱的品牌形象,彻底火出了圈。
打响知名度后,劳力士继续发力研发新品。1926年推出第一支防水防尘的蚝式表,1931年首创自动上链的恒动型手表,也就是现在的机械表,产品设计愈发精细繁复。一块劳力士手表拆解下来,零件大概在200到400个不等,机芯是自主研发且手工组装。
那么,这些大牌表卖得贵,核心价值就在技术上吗?其实不然,山寨版的技术早就跟上了。2023年,瑞士就查获了好几箱专门去“瑞士洗澡”的假表,这些假表到瑞士走一遭,就宣称是瑞士原装出厂,原厂专家都难辨真假,最后只能通过重叠序列号来判断。
有位博主曾带着高仿劳力士去法国一家钟表店,店长是有着50年经验的修表师傅,一眼就看出表有问题,可还是想花150欧元收下,还直言这是假货中的顶级货,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当然,造假行为绝不可取,但这些案例也从侧面说明,劳力士等名表的护城河并非单一的技术壁垒。
巴菲特认为,品牌等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以及成本优势这四大因素可构成护城河。劳力士卖得贵,主要是品牌这个护城河挖得够宽,所以能收取高额溢价。就像钻石靠爱情营销,劳力士靠成功、财富、品味来绑定人设。
那劳力士具体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营销必须到位,借助名人效应强化品牌形象。1927年,英国选手梅赛迪斯要挑战单人横渡英吉利海峡。劳力士得知后,马上送了一块手表给他,还邀请记者全程记录。结果经过整整15个小时的海水浸泡,手表依然未进水,时间分秒不差。这事登上了报纸头条,引发轰动。
1935年,劳力士邀请英国赛车手代言,展示手表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珠峰,艾德蒙手上戴的也是劳力士。劳力士创始人汉斯说过:“我们不是在卖手表,而是在出售人类战胜自然的勋章。”产品硬核,营销更是给力,成功为劳力士拔高了价值,赢得极高声誉。
另一方面,劳力士频繁在影视中植入,强化其奢侈品属性。《华尔街之狼》中主角戴劳力士,特工邦德戴劳力士,《美国骗局》里FBI官员还是戴劳力士。从2017年开始,劳力士成为奥斯卡金像奖的荣誉赞助商,频繁刷脸。
众多明星大腕也为其站台,吸引更多人入坑,渐渐地,戴劳力士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
除了名人效应,劳力士保值的关键还在于“物以稀为贵”的营销策略。说到底,劳力士手表是工业制造品,只要原材料、设备、工艺到位,就能批量生产。但劳力士深知供需影响价格的道理,所以故意控制产量,每年生产和发售固定数量的手表。
一些热门款还搞搭售,也就是配货。想买一只劳力士绿水鬼,可能要搭配买几只帝陀,或者几只劳力士不太好卖的型号,人为营造出稀缺和供不应求的假象。这样一来,就算在二手市场,劳力士也能涨价卖,保值属性就出来了,甚至还衍生出金融属性,买表比炒股还赚钱。最夸张时,劳力士一天两个价,上午13万,下午就变成14万。
可最近两年,二手劳力士价格为何涨不动了呢?首先是供应增加。据36氪报道,2021年到2024年,劳力士腕表全球销售数量分别是105万、120万、124万以及117.6万只。还有报道称,劳力士正在瑞士修建第五座工厂,建成后预计产量能提升30%。有网友分享,现在去劳力士专柜,不用排队,不用配货,直接能买现货,稀缺性大打折扣。
供应增加的另一面,是需求在减少。实际上,大家不只是对劳力士兴趣减弱,对所有奢侈品的消费意愿都在降低。贝恩发布的《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销售额预计下降18%到20%,直接跌回2020年水平。其中珠宝和手表最惨,分别跌了20%到25%,以及25%到30%。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神秘感没了,溢价减弱。如今互联网信息发达,品牌故事、圈内地位、是真稀缺还是噱头,网上一搜便知。大牌顶奢的神秘稀缺滤镜逐渐被淡化。二是替代品增多,消费更理性。年轻人买不起劳力士,选择平价替代品。《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四成年轻人购物时会比价,优先选低价产品。
第三个现实因素——经济环境。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中产新富人群的房产和投资价值缩水。以前买奢侈品眼都不眨,现在变得谨慎,“先缓缓”成了常态。供应增加、需求减少、消费观念改变,多重因素叠加,劳力士等奢侈品的保值神话被打破,不再只涨不跌。
归根到底,劳力士不像黄金具有天然稀缺性和稳定性。它所谓的稀缺性、高价值感,主要靠人为控制产量实现。一旦供需严重失衡,价格神话破灭,高端定位和品牌认同感也会遭受严峻挑战。在黄金与智能设备的双重夹击下,单纯依赖品牌溢价的时代已然过去,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能否提供独特的体验或实用价值。
文字来源:财经不眠姐的视频内容
#财经##经济##劳力士##商业大事议##热点##手表#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