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吴学成冒死领父骸,守骨灰41年,半生只做一件事:带父回家

吴石将军在台北马场町就义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台湾无人敢为其收尸。年仅16岁的次女吴学成在父亲部属吴荫先的帮助下,冒险向台湾军法局写信申请领取遗骸。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这位少女以超乎年龄的勇气完成了对父亲最后的守护。获批后,她将父亲骨灰暂存于台北郊区寺庙,由此开启了长达四十一年的守灵历程。

家里变故一夜之间,吴学成就像是忽然被推着往前走的,父亲走了,母亲王碧奎还被关在里面,弟弟吴健成才七岁,什么都没明白,俩孩子被赶出门,街上晃,最后还是父亲以前的老部下吴荫先给了个落脚的地方,生活要过下去,吴学成没法上学了,剑潭市场那边摆摊擦鞋,手指冬天冻得裂开,还是得干,身份是“共匪之女”,有时候不是别人说,连老部下在大街上都吐口水,心里那种痛,年轻人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婚姻变成了活下去的法子,十九岁的时候,又为弟弟学费发愁,嫁了个退伍的老兵,比她大十五岁,感情也说不上有啥,日子有点难,丈夫喝了酒就骂她“共匪种”,烟头还往她胳膊上点过,吴学成写日记,说自己像父亲传情报,被用完就丢进垃圾桶,那个年代受难人家孩子的滋味,也没人能讲明白。

骨灰坛成了她心里的支撑点,每年清明,父亲忌日,吴学成都去寺庙,骨灰坛前念那些家里的事,好像很普通,戒严那个时候在台湾,其实每次都怕有人跟着,但她说想到父亲孤零零的,她就不可能不上去,青春都这样过去了,直到头发都白了。

真正转折也就是后来两岸关系缓下来,九十年代初,吴学成开始想着把父亲骨灰送回大陆,一九九一年,她和丈夫夏金辰带骨灰从台湾善导寺出来,转香港,再到郑州,香港机场看到《大公报》上解密的档案,才明白父亲牺牲那事,金门布防图那会救了十万解放军。

吴家后来是八一年在美国重聚,当时吴学成心里还不太明白父亲为啥那样做,大哥吴韶成解释了,她才慢慢觉得父亲不是为党派,是为了更多的人,一九九四年北京福田公墓那次合葬,四兄妹站在墓前,吴兰成说爸妈等了四十三年才合,所有委屈就在那一瞬间全化成眼泪。

晚年吴学成就想着要把这些事讲给后来的人听,台北家里挂中国地图,跟孙辈说外公的故事,说外公不是不爱他们,是把爱分给了更多同胞,二零二一年她九十二岁的时候,终于说出来,过去恨过父亲,现在知道他是用命换来的团圆,这话现在刻在吴石纪念馆墙上,和父亲绝笔诗放在一起。

这条归家的路,从海峡这头走到那头,命运和时代搅在一起,吴学成半辈子干的事,不光是家里的事,也是见证了一段历史,父亲骨灰落在老家,自己这辈子也算有了交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历史   骨灰   半生   吴学成   父亲   台北   台湾   家里   外公   寺庙   金门   次女   孙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