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人数据“喂”AI!揪出未来1000种疾病,这类患者成高风险人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就在上周三,医疗与人工智能领域共同迎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一支汇聚英国、丹麦、德国和瑞士研究人员的跨国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构建出新型人工智能模型Delphi-2M。

这款模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从零开始探索,而是巧妙借鉴了ChatGPT等消费级聊天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却将应用方向转向了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

这种ai能够基于患者病史数据,提前数年预测未来数年内超过1000种疾病的发病率,为预防性医疗撕开了一道新的口子。

AI创造奇迹

要理解Delphi-2M的运作逻辑,首先得聊聊它的“技术基因”。

它采用的“转换器”(Transformer)架构,正是ChatGPT名称中“T”所代表的技术。

这种在语言处理领域大放异彩的架构,如今被科研团队赋予了解读“健康密码”的新使命。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专家莫里茨・格斯特恩的解释格外生动:理解一系列医疗诊断的过程,“有点像学习文本中的语法”。

也就是说,Delphi-2M并非靠运气猜测,而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拜师学艺”,仔细琢磨诊断结果的先后顺序、不同疾病的组合规律。

甚至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最终摸清了疾病发生的“潜在语法”,才拥有了做出临床意义预测的能力。

为了让这门“手艺”足够扎实,研究团队给Delphi-2M找了顶级教材,英国生物样本库(UKBiobank)。

这个大型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了约50万名参与者的详细健康信息,为模型提供了丰富且全面的训练素材。

而训练结束后,团队没有急于宣告成功,而是找了另一个“考场”验证实力:丹麦一个包含近200万人的公共卫生数据库。

测试结果中,一组图表让人印象深刻:Delphi-2M能精准揪出心肌梗死风险远高于常规预测(仅基于年龄等基础因素)的人群,也能识别出风险远低于常规水平的个体。

这意味着它或许能在未来帮医生更早锁定高风险人群,提前做好健康防护。​

其实现在不少医生已经在使用计算机工具预测疾病风险,比如英国家庭医生常用的QRISK3程序,主要用来评估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

但Delphi-2M的优势,正如研究共同作者伊万・伯尼强调的,在于它“能同时处理多种疾病,并覆盖长期的健康趋势”。

如果说传统工具是“单点监测”,那它就是“全景观察”,能更全面地勾勒出一个人长期的健康走向,这在慢性病多发的当下,无疑是极具价值的突破。​

不过科研团队始终保持着清醒,格斯特恩和同事们反复强调,Delphi-2M目前还只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更多测试打磨,远没达到能走进医院、服务患者的临床应用标准。

谨慎总是没错

这种审慎并非多余,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研究员彼得・班尼斯特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距离改善医疗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作者自己也承认,(研究所用的)英国和丹麦数据集在年龄、种族和当前医疗结果方面都存在偏差。”

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数据集无法代表更广泛、更多元的人群,模型的预测结果在不同群体中可能会“水土不服”,甚至可能加剧医疗公平性的鸿沟。​

但即便有这些现实挑战,专家们依然看到了Delphi-2M这类工具的长远价值。

格斯特恩满怀期待地畅想:未来类似系统或许能“指导监测工作,并可能实现更早的临床干预,从而有效地开展预防性医疗”。

想想看,如果能在疾病刚有苗头时就通过模型预警,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进行医学干预,多少家庭能避免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沉重负担?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合著者汤姆・菲茨杰拉德则从更宏观的视角补充:这类工具能帮助“优化资源配置,以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

在许多国家医疗资源紧张的当下,这种“精准分配”的潜力,无疑是给医疗体系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项研究还兼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解释性”。

要知道,很多大型AI模型的内部运作就像“黑箱”,哪怕是创建者也未必能完全说清它的决策逻辑。

但医疗AI不一样,医生必须知道模型为何做出这样的预测,才能放心用于临床,这不仅关乎技术的可信度,更直接连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结语

从ChatGPT的语言技术到疾病预测的医疗应用,Delphi-2M的诞生是一次精彩的跨域创新。

它既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巨大潜力,也坦诚地暴露了当下的不足,数据集偏差、临床转化的距离、“黑箱”问题的破解,每一项都需要科研人员持续攻坚。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健康守护点亮了一盏新灯,而这盏灯能否最终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更需要整个行业带着敬畏与严谨,一步步踏实前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患者   人群   疾病   未来   数据   医疗   英国   人工智能   模型   丹麦   健康   团队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