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因高价蒙面演唱会和作品侵权风波,账号已被官方全面禁言,演艺圈韩红、黄晓明等明星也因此深陷舆论争议。
这事一出,互联网彻底炸了。
原来只是一场简单的演唱会,最后却闹成了“全民吃瓜”的盛宴。
回头想想,从一个年纪不大的网红,靠着不露脸的神秘感一路起飞,再到高价卖票、蹭热度、强行碰瓷大明星,把自己推上巅峰又摔下神坛,仅仅用了不到十天。
可谁能想到,这场闹剧真正的导火索,不过是旺仔小乔看到市场有利可图,贸然宣布开唱——却低估了网友们的眼力和愤怒。
讲真,没人能想到事情会发酵得这么快。
7月19日,旺仔小乔忽然放出消息,说要在上海办一场蒙面演唱会。
门票最高卖到968元,曲单里大部分都是翻唱歌,没几首自己的原创。
瞬间就被网友质疑“割韭菜”,把这事儿顶上了热搜。
毕竟你要说这是某个专业歌手,大家高价买单起码心里还有点认——可对一个凭短视频翻唱出圈的素人网红,还要收将近千元门票,这价格高得有点离谱。
不巧的是,随之爆发的,是一场关于《年轮》原唱归属的版权闹剧。
旺仔小乔一句“原唱我只认张碧晨,不认汪苏泷”,直接点燃了两家粉丝的战火。
7月25日,汪苏泷气得收回《年轮》授权——说不唱就不唱。
张碧晨团队也马上跟进:以后再也不唱这首歌了。
只是这波操作直接负面出圈,两位本就关系多年的好友关起门来吵架,转眼之间全网围观。
更炸裂的是,主角旺仔小乔面对汹涌舆论,终于也撑不住了。
她先是发了道歉信,字字句句看着挺真诚,转眼就被网友扒出来是AI拼凑的,检测出来查重率高达97%。
这下,大家更生气了。
她的粉丝也看不下去,有人之前为了支持她,已经在直播间豪掷八十万,结果居然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位“榜一大哥”转头发帖控诉,放言以后再支持谁也要长点心。
就连演唱会主办方也见势不妙,宣布活动无限期延期。
本来按理说,吵一吵也就过去了,可这回官方出手了。
7月29日,三个主流平台的小乔账号分别被禁言、封号、禁止新粉关注。
12个跟她合作的品牌,直接宣布解约。
光是抖音掉粉都超过430万!
瞬间,从“神秘蒙面歌姬”成了“全民反面教材”,网友们甚至调侃:她是“蒙面翻车第一人”,一个人的音浪带坏了整个圈子。
但说实话,我一直挺好奇: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靠什么坐稳千万粉丝顶流,能请来韩红、黄晓明这些大咖露面合唱,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细扒起来,旺仔小乔原来本名叫乔镘凝,19岁,从小学习乐器、声乐。
家境绝非普通,妈妈乔湘红是地方企业高管,有自己的生意,曾经还是银广厦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人脉和资源早早铺好,就等“自家小孩”起飞。
这几年,旺仔小乔在各种综艺露脸,没捧红自己,就改道抖音、微博。
她的网红养成路几乎教科书般精准:不露脸+中性打扮+神秘感+甜软唱腔,网友一边玩梗一边喊她“神仙小乔”,背地里粉丝直接按“磕cp”那样支持。
可人设归人设,撑不住一点儿争议。
以前,她在全民K歌时就和粉丝互喷,跟博主互怼,气场爆棚。
进了抖音,影响更大,争议更多。
不仅死咬《年轮》原唱不放,还和鞠婧祎的粉丝互怼过“谁才是《恋爱告急》原唱”,爆炸体质可见一斑。
更扎心的,除了音乐上“顶风作案”——翻唱大半没授权外,她在现实里对员工、粉丝的态度也备受争议。
有前员工爆料:说自己一提离职,就被小乔和她妈带着壮汉上门威胁,喊话“要杀全家”,甚至寻求网络暴力。
一名公司员工离职后,还被索赔57万,被泼脏水说诈骗……连身为榜一粉丝把大把钱砸到主播身上,最后还遭她冷嘲热讽——这种“把所有人都当韭菜”的行径,难怪网友集体翻脸。
这里头最让人警觉的,是粉丝与偶像关系彻底变味。
有句话说得好:粉丝成全了你,你却不拿他们当人看。
不刷出百万流水的粉丝她根本不理,有粉丝被她怒怼之后,还被动员其他拥趸集火、网暴。
这一切,既有年少轻狂,也有家庭耳濡目染。
她的母亲乔湘红,既能替女儿搭渠道、拉人脉,又把“打压 diss 异己”做成了家庭风格——就算自己早年公司官司缠身,“老赖”名声也扛得住风浪,把赚钱和曝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反思一个现实:我们今天的网络生态,为什么动辄就能捧出几十上百个“旺仔小乔”?
正如今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数据,无授权翻唱激增217%,多数网红靠翻唱成名,却对原创和版权毫无敬畏。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追热点,流量转瞬即逝,算法管你是不是专业,只要能吸引注意力,管他唱功还是假唱、Auto-Tune变音器开挂。
音乐圈的老炮们评论得好:这么多网红能靠一首歌红,却撑不起一场真正按行业标准打造的live house,硬拼下去,迟早把自己作废。
连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佬都出来说话了,“点歌收钱不要紧,起码该把版权流程搞明白”。
其实比起网红被封杀,演唱会黄了,我更想知道:我们的内容消费习惯,是不是也该变一变了?
前脚“旺仔小乔”风波还在全网吃瓜,后脚另一个“何秋亊”演唱会也是票价高、争议大、掉粉惨。
反观日本Ado,那种扎实的音乐基底、靠原创和作品说话,哪怕你蒙面不露脸,也能凭实力服众。
这种反差,真是让人沉思:流量究竟能撑多久?
没点真才实学,玩营销终究会玩火自焚。
说到底,旺仔小乔沦为笑柄,并不是一个人的崩溃。
背后的家庭教育、平台规则、粉丝熊熊流量……把她一点点推到娱乐的顶点,也在一夜之间把她推下深渊。
现在账号封了,合作没了,热度也渐渐冷下来。
舆论过后,或许只剩冷清的账号和三三两两还在怀念的铁粉。
可故事真的就结束了吗?
我倒觉得,值得所有还跃跃欲试的顶流、热搜、短视频达人们好好想想:你捧红的时候有多高,跌下来的速度可能更快。
如果没人能把道德底线、专业底线守好——不管你是谁,迟早会像旺仔小乔这样,成为众人反思的“他山之石”。
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荒诞。
你可以说它残忍,流量即正义、谁火听谁的。
但就在人人争着往前冲的时候,踏空的风险谁都无法幸免。
旺仔小乔封号,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行业清理,可能刚刚拉开序幕。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