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比特币刚诞生时,谁也想不到这“一串数字”会从几毛钱飙到45.7万一个。
更没人想到,新东方一个教英语的老师李笑来,会“脑子一热”买10万个,后来身价飙到300亿。
可最矛盾的是,他靠比特币赚得盆满钵满,转头却骂它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这到底是为啥?当年那个“冲动”的老师,现在又过得怎么样了?
李笑来可不是一开始就顺风顺水。
他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家庭,早年没少折腾:摆过摊、做过销售,甚至开网吧亏了不少钱,一度活得挺憋屈。
直到2001年,他咬咬牙考了托福,高分成绩意外帮他敲开了新东方的大门。
刚去新东方时,他只是个普通讲师,但他会琢磨学生的痛点,大家怕背单词、怕考不过,他就把复杂的语法拆成“大白话”,还编了不少记忆口诀,课堂上偶尔插科打诨,学生都爱听。
没过几年,他就成了新东方的“明星老师”,学生挤破头想报他的班。
除了讲课,李笑来还挺会抓机会。
他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整理成《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书一下子卖爆了,光版税就赚了上百万。
那时候的他,在新东方算妥妥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车,身边人都喊他“李老师”,日子过得稳当又体面。
可谁能想到,这个站在讲台上教英语的“百万名师”,很快会被一个陌生的数字概念,彻底打乱原本的人生轨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银行倒闭、股市暴跌,大家对“官方管的钱”越来越没信心。
这时候,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跳出来,写了篇文章说要搞一种“没人管的钱”——比特币,2009年1月3日,这玩意儿真就诞生了,拉开了数字加密货币的序幕。
比特币这东西,说起来还挺“怪”。
没有银行、政府管它,全世界的电脑一起维护;总量就2100万个,挖完就没,跟黄金一样“稀罕”,能当“数字黄金”存着。
转账也方便,不管你在哪个国家,转比特币不用经过银行,几分钟到账,还没人知道你是谁。
可刚出来的时候,没几个人把它当回事。
2010年有个程序员,用1万个比特币换了2个披萨,现在想想,这俩披萨简直贵到离谱。
可就是这个当时连“披萨都不如”的玩意儿,后来却成了李笑来命运的“转折点”。
李笑来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是2011年从一个朋友嘴里。
当时朋友说“有个数字币能赚钱”,李笑来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传销吗?”
毕竟那时候比特币没名气,听着就像“骗钱的噱头”,他压根没当回事。
可后来,朋友总跟他聊比特币,还给他看相关资料。李笑来闲下来也去查,越看越觉得“这东西不简单”。
它没有中心机构管,不怕被冻结;总量固定,说不定真能像黄金一样升值。
他本来就爱琢磨“新机会”,这下彻底来了兴趣,开始天天研究区块链、比特币的原理。
研究了大半年,李笑来做了个“疯狂”的决定:把手里的存款、甚至房子抵押的钱,差不多都投进去买比特币。
那时候比特币才几块钱一个,他一口气买了10万个。
身边的人都说他“疯了”,好好的新东方名师不当,把身家押在“看不懂的数字”上,万一亏了咋办?
可李笑来不管这些,他认定了“这是个机会”。
当时没人知道,他这“孤注一掷”的决定,会在几年后让他的身价翻出“千万倍”。
2013年,比特币突然“火了”。
价格从几十块一下子涨到1000美元一个。按当时6.2的汇率算,李笑来手里的10万个比特币,市值直接飙到6.2亿!
之前他还是“百万名师”,这一下就成了“亿万富豪”,身边的人再也不喊他“李老师”,改叫“李总”了。
因为出身新东方,李笑来特别会“讲课”。
那时候币圈没几个人懂区块链,他就把复杂的技术拆成“大白话”,写文章、开讲座,告诉大家“比特币有多好、区块链多有前景”。
在一片迷茫的币圈,他成了很多人眼里的“投资导师”,慢慢成了“币圈意见领袖”。
2017年,比特币迎来“巅峰”——价格飙到近2万美元一个!
李笑来手里的10万个比特币,市值近120亿,媒体直接称他“中国比特币首富”。
这时候的他,干脆从新东方辞职,成立了比特币基金会,还投资了不少区块链项目。出门开豪车、住豪宅,参加的都是高端商业场合,风光得不行。
可就在他站在币圈“金字塔尖”的时候,一场接一场的争议,已经悄悄向他袭来。
2017年底,比特币价格还在高位,就有人爆料:李笑来偷偷套现了不少比特币,赚了好几亿。消息一出来,跟着他投资的粉丝懵了,你不是说比特币“长期有价值”吗?怎么自己偷偷卖了?
不少人觉得“被坑了”,开始质疑他的人品。
真正让他“翻车”的,是2018年的“录音事件”。
一段他私下聊天的录音被曝光,里面他直言“比特币就是骗局,我就是靠包装概念、忽悠人‘割韭菜’”,还说“那些跟着我投资的人,就是傻”。
这话一下子炸了锅,原来之前的“投资导师”,背地里把粉丝当“韭菜”割!
后果比想象中更严重:粉丝骂他“骗子”,币圈里他的口碑彻底崩了;他投资的几个区块链项目也接连出问题,要么亏损要么跑路;甚至有媒体扒出他“伪造履历”“炒作币价”的黑料。
曾经风光的“币圈大佬”,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几乎“身败名裂”。
经历了这么多争议,曾经站在风口上的李笑来,后来又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现在的李笑来,早就没了当年的“高调”。
他很少再公开谈比特币,也不参加币圈的活动,反而把更多时间花在读书、写文章上。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语气也平和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吹比特币”。
有人问他“后悔买比特币吗?”,他说“不后悔,但也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冲动”。
他还坦言,当年说比特币是“骗局”,其实是看透了币圈的乱象——很多人靠炒作虚拟货币骗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几个。
现在的他,更愿意做“稳当的投资”,不再碰那些“高风险的虚拟币”。
李笑来既靠比特币实现了阶层跨越,又戳破了虚拟货币的“泡沫”。
说到底,没有哪种财富是“稳赚不赔”的,尤其是像比特币这样的高风险领域——有人靠它暴富,也有人因它破产。
李笑来的故事,或许就是给所有人的一个提醒:别被“风口”冲昏头脑,理性看待财富,才是长久之道。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