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亚美尼亚人消失得太快了,快到当时的世界,几乎没反应过来。
他们在帝国的土地上住了上千年,三年内被连根拔起。
19世纪后半段,奥斯曼帝国已经快撑不下去了,打仗老输,地盘越丢越多,内部还不安生。
1875年巴尔干一炸锅,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这些地方纷纷举旗反抗,欧洲列强也趁机插手,帝国的边疆被撕得稀烂。
本来还靠税收维持的统治,突然收不上来钱了。
政府开始盯上境内的非穆斯林群体,基督徒,特别是亚美尼亚人,成了眼中钉。
亚美尼亚人那时候主要住在帝国东部六省,有两百多万人口,他们和库尔德游牧部落杂居,经常为土地水源起冲突。
问题的根不在这,而在于帝国对他们始终没信任感。
奥斯曼官方一直有个老观念,认为这些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会向俄罗斯倾斜。
尤其是一战前夕,俄国正在打主意从东部穿进来,亚美尼亚人恰好就卡在中间。
以前就有血账。1894年到1896年,苏丹哈米德二世发动大规模屠杀,死了十万人。
1909年阿达纳又搞了一次,两万亚美尼亚人被杀。这些都被帝国当作“预防性措施”,意思是先下手为强。
这些暴力从来没彻底停过。只是到了1915年,政府觉得时机成熟了,要做个了断。
那一年,奥斯曼帝国正式站到德国那边参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之一。
战争打得正狠,国内局势也乱作一团。
就在这种时候,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放出一句话,“要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必须肉体消灭这个民族。”
1915年5月27日,奥斯曼议会通过了《特西尔法》,授权军方驱逐“可疑分子”。
法律表面说得很笼统,其实矛头直指亚美尼亚人。
行动开始于4月24日。这天,被称为“亚美尼亚知识分子之夜”。一晚之内,650多名亚美尼亚社会领袖被逮捕,随后大多数人被秘密处决。
接下来是军队内部清洗,战争部长恩维尔早在2月25日就下令,把部队里所有亚美尼亚士兵调离,编入“劳工营”。
这些劳工营表面是施工队,实际上是等死的集中点。
随后是整个族群的驱逐计划。
5月末开始,奥斯曼政府下令,将所有亚美尼亚居民转移到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带。
没有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官兵全程押送,沿路不断有人倒下。
这些所谓的“死亡行军”,成了这场屠杀中最阴森的一幕。
政府在幼发拉底河附近设了25个集中营。
人们被像牲口一样不断转运,吃不上东西,睡在地上。暴力、饥饿、疾病每天夺走成千上万人命。
而女人和孩子,往往没死于饥饿,而是死于别的方式。
很多被官兵、土匪、甚至“押运人员”强暴、掠夺、贩卖,有的被当场打死,有的被塞进土耳其家庭当奴隶。
那些年幼的女孩,走不动路,就被扔在路边任人摆布。
有时候,运送还没开始,屠杀就先来了。
在很多村子,官兵直接进村清剿,枪杀男人,烧掉房屋,然后把女人孩子押走。
不只是偏远乡村,连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亚美尼亚人也没能幸免。
到后来,有些军官和地方长官,觉得这样太过了,提出反对意见,结果被立即撤职,甚至被逮捕。政策已经下了,谁拦都没用。
这场屠杀没有用毒气,没有焚尸炉,用的只是人力驱逐、军人压迫、饥饿疾病和漫长的绝望。
杀得不快,却彻底。亚美尼亚人在帝国的土地上,逐步被“清空”。
这场屠杀,究竟死了多少人?
最直接的数据来自人口变化,1915年以前,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大约有200万。
到1922年,这个数字只剩下不到40万。
剩下的人,大多逃到了国外,或者藏匿在教堂、山洞、外国使馆的庇护中。
官方说法差距很大。土耳其长期坚持说,这段时间“只有30万人”因战争、疾病、饥荒等原因死亡。
几乎所有独立历史学者的估算都指向一个数字——至少150万。
这个差距,就是记忆之争。
当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信息靠人传人,那几年,西方媒体还是零星传出了一些消息。
德国士兵当场拍下过,尸体堆积如山的照片,驻帝国的美国传教士,亲眼看见孩子死在集中营外的泥地上。
英国政府后来整理出,一本叫《蓝皮书》的报告,全名叫《奥斯曼帝国时期亚美尼亚人受到的遭遇》,这份报告由英国下议院呈交。
收录了超过150条直接证词,都是亲历者或亲眼所见的记录,细节触目惊心。
美国也记录了一些当时的情况。
那几年,美国虽然没有正式参战,但有不少医生和慈善组织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工作。
他们救助过一些走出死亡行军的女人和孩子,身体被打断骨头,嘴里还念着家人的名字。
到了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这是欧洲各国重新划分地图的时刻,各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亚美尼亚问题,要求追责奥斯曼帝国战时,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行为。
土耳其当局在国际压力下开了一个“审判大会”。
开庭了几次,大部分罪犯都缺席,只象征性地判了几个人,根本没人真正服刑。
正义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历史就翻篇了。
亚美尼亚人四散世界。很多人去了法国、美国、黎巴嫩,有一小部分落脚在苏联境内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而留在帝国本土的那一部分人,连自己的姓氏都不敢保留。
为了活下去,他们改信伊斯兰,躲进库尔德人部落里,后代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称这场浩劫为“大屠杀”,或者“种族灭绝”,这个词在国际上有着极重的含义,不是谁都敢用。
1978年,联合国在一份人权报告中,首次将这场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这一下,国际上逐渐形成共识。
到今天,已有20多个国家的议会、总统或政府正式承认这是一起系统性、有组织的灭绝行为。
法国是最早承认的国家之一。
2001年,法国国民议会立法通过承认该事件为“种族灭绝”,并将否认这一事实定为刑事犯罪。
普京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亚美尼亚民族曾遭遇“非人道灾难”,认为历史应被正视。
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在4月24日发表声明,称“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系统性屠杀和驱逐是一次种族灭绝行为”。
这是美国第一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表态,也是引发巨大外交地震的一次表态。
因为对象是土耳其,土耳其至今坚决不认账。政府立场很明确:这是战争时期的“迁移”政策,死亡是因路途艰险和局部冲突造成的,并非蓄意屠杀。
在土耳其国内,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是犯罪行为。
哪怕是历史学者,只要公开使用“种族灭绝”这个词,就有可能被起诉。
很多土耳其知识分子曾试图挑战这一立场,但遭到沉重打压。
2007年,土耳其著名作家、亚美尼亚裔记者赫兰特·丁克,在街头被枪杀,生前他是国内少数敢于公开提起“亚美尼亚问题”的声音。
死亡成为封口最直接的方式。
即使如此,国际间的争论也未停歇,这不光是历史问题,更是地缘政治问题。
土耳其地处欧亚交界,手握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要冲。
北约、欧盟、中东、俄罗斯——所有大国都不敢轻易得罪它。
所以,即使知道真相的国家,也很多年不敢出声。
直到美国在2021年态度突然转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略重心东移。
中东在美军战略中地位下降,拜登可以不再顾忌安卡拉的脸色。
亚美尼亚人一直在等这一刻。他们的历史太沉重了,这不只是为了纪念死者,而是为了争一口气。
每年4月24日,埃里温的纪念碑下,鲜花堆积如山。他们不求报复,只要认账。
而在土耳其,历史课本里依然没有这一页。孩子们长大后,根本不知道曾经有一群邻居,被一脚踢出了时间。
这,才是种族灭绝的真正杀伤——不是屠刀,而是被删去的记忆。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