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弱之人,要学会向天地借能量,趁着末伏 10 天抓紧补阳

身心弱之人,学会向天地借能量!

末伏是一年里 “补阳气” 的收尾黄金期!尤其是平时体质偏弱、乏力怕冷、精神状态不佳的朋友,如果还经常会出现,失眠焦虑的状态,

那么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

为什么呢?

1.自然界阳气仍盛却渐收:三伏天里,末伏处于尾声阶段,天地间的阳气虽仍保持旺盛状态,但已开始逐渐收敛,整个环境的温热气息中,悄悄藏着 “阳消阴长” 的过渡信号。

这时候的阳气,是一年中强盛状态的 “余韵”,抓住这最后的时机补阳,能赶在阳气大幅衰减前为身体 “存能”。

2.人体状态处于转合之际:这时候,我们身体的阳气虽仍有向外发散的趋势,但随着节气推移,收敛的倾向已开始显现。

毛孔依旧保持张开状态,气血循环也还维持着活跃节奏,就像身体处于 “接收模式” 向 “储备模式” 切换的关键节点。

此时补充阳气,既能利用阳气外散的通道高效吸收,又能为即将到来的秋冬阳气内藏打下基础,效率依然很高。

3.错过再等一年更难:等过了末伏进入深秋,自然界的阳气会快速收敛内藏,寒凉之气渐盛。

那时人体阳气也随之转向内收,毛孔闭合,气血循环放缓,再想补阳,不仅 “通道” 变窄,身体吸收转化的能力也会下降,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补阳时机不当而扰动内藏的阳气,事倍功半。

如何补阳?教你两招,向天地借能量!

1.向天借阳气 —— 晒背

后背是人体阳经的 “主干道”,尤其是督脉(总管一身阳气),走行于背部正中。晒背能直接温暖和疏通这些阳经,激发身体的阳气。特别适合那些平时手脚冰凉、怕风怕冷、容易感冒、总觉得没力气的人。

末伏阳光强度较中伏温和,晒背的最佳时间可以稍灵活些:早上 7 点到 9 点,太阳升发的阳气带着柔和的生机;或者下午 4 点到 5 点,避开午后可能的闷热余温。

方法也简单,背对着太阳,穿件薄薄的棉质或丝质衣服(防止皮肤被秋日紫外线悄悄晒伤),晒到后背暖透,额头或鼻尖微微泛汗就好。

一般晒 20 到 30 分钟为宜,末伏气候渐燥,别晒到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津液。体质特别虚弱的,开始晒 10 分钟左右,慢慢增加时长适应。

2.向地借阳气 —— 脚抓地

午后两三点钟,大地经过一上午的日照,仍储存着三伏天积累的温热阳气,末伏时这份 “地阳” 虽不如中伏炽烈,却更显温润绵长。

我们的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和反射区,是连通身体的重要门户。

找一块干净的草地或者松软的土地(确保安全)。脱掉鞋袜,赤脚站立在上面。

先开始练习脚抓地,十个脚趾头使劲儿往里蜷缩、绷紧,就像要牢牢抓住地面似的,能感觉到脚底板肌肉在收缩,这其实就刺激到了脚底密布的穴位和经络。

保持这个紧绷劲儿 1 到 2 秒,接着完全放松脚趾,让整个脚掌都舒舒服服地贴合在地面上。

就这样一抓一放,重复做上 30 到 60 次算一组,做完一组,就静静地站着放松会儿,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个 3 到 5 次,用心去感受脚底板接触温润大地的那种踏实和暖意,仿佛大地积蓄了一夏的能量正缓缓涌进身体,每天坚持做上 3 组就行。

用晒背和脚抓地这两个简单又亲近自然的方法,好好抓住末伏这最后的时机,向天地的力量借点阳气,给自己的身体加把劲。

坚持下去,对改善怕冷、提升精力状态,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身心   能量   天地   阳气   身体   状态   脚底   中伏   伏天   时机   穴位   大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