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身份:研究表明,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中共)的主要创始人,他们在1920年领导了上海和北京的早期共产主义小组。
成立时间:中共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最后一天因安全原因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其他贡献者: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如毛泽东、董必武等,也在建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陈独秀和李大钊被认为是核心组织者。
历史背景: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争议:一些历史学家对陈独秀后期的政治选择存在不同评价,但其建党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证据显示,中国共产党由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创立。他们在1920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全国的革命力量。陈独秀因其领导力和思想影响被选为中共首任总书记,李大钊则通过在北京大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众多青年。
陈独秀通过《新青年》杂志推动新文化运动,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组织建党活动。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吸引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学生,促成北京小组的建立。两人在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尽管未亲自参会。
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包括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参与了党的正式成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供了指导,地方小组的建立也离不开各地革命者的努力。
20世纪初的中国,日子不好过。清朝1911年被辛亥革命推翻,但新生的中华民国并没有带来安定。军阀割据,互相打仗,普通老百姓苦不堪言。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资源,民族屈辱感让很多人憋着一口气。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这些改革尝试都失败了,孙中山的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也没能让国家真正统一和强大。社会动荡,人民渴望一条救国之路。
1919年,五四运动像一把火,点燃了全国的爱国热情。因为《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了日本,北京的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这场运动不只是学生的事,工人、商人、市民都加入了,全国各大城市都掀起了示威浪潮。五四运动让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觉得光靠改良不行,得找一条彻底改变国家的路。
就在这时候,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消息传到中国,震动了很多人。知识分子觉得,马克思主义可能就是救中国的答案。它讲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主张推翻压迫,建立公平社会,跟当时中国的情况特别对路。陈独秀、李大钊这些先进分子开始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翻译他们的作品,写文章宣传。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得更快了。上海、北京、武汉、长沙这些地方,知识分子和工人开始组织起来,成立研究会,讨论怎么把马克思主义用到中国。1920年,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帮助建立共产党组织。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分别牵头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小组虽然小,但像星星之火,慢慢连成一片。
除了马克思主义,当时还有别的思想在竞争,比如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胡适主张渐进改革,觉得文化启蒙比政治革命重要。但陈独秀和李大钊觉得,中国的病根太深,光靠文化改不了,得用革命推翻旧制度。马克思主义最终胜出,因为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和行动指南,特别适合当时急需变革的中国。
到1921年,建党的条件基本成熟。各地小组已经有了几十个党员,共产国际也催促尽快开全国会议,正式成立一个统一的党。这就是中共一大的背景,一个在乱世中诞生的希望。
陈独秀是中共的头号创始人,说他是建党的“总设计师”一点不为过。他1879年10月9日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富裕家庭,家里是书香门第,父亲是地方官员。可惜他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和祖父把他拉扯大。祖父对他要求严格,从小让他读四书五经,准备考科举。1896年,17岁的陈独秀考中秀才,成绩名列前茅,可1897年在南京乡试落榜。这次失败让他对科举制度彻底失望,觉得这套东西腐朽透顶,没法救中国。
1902年,陈独秀去了日本留学,在东京接触到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他读了卢梭、孟德斯鸠、约翰·穆勒的书,对民主、自由这些概念着了迷。他还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写文章骂清政府,号召革命。1903年回国后,他在安徽办了《安徽俗话报》,用通俗的语言宣传爱国和反帝思想,想唤醒老百姓。这份报纸虽然影响不大,但让他积累了办报经验。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让文化贴近普通人。《新青年》成了思想启蒙的大本营,吸引了胡适、鲁迅这些大咖加入。陈独秀的文章犀利,敢说敢骂,影响了一大批青年。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站在最前面。他组织学生上街,散发传单,号召抵制日货。因为太激进,他被北洋政府抓了,关了三个多月,后来在社会压力下被放出来。这次经历让他更坚定,觉得光靠游行喊口号不行,得有组织、有力量。
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陈独秀眼前一亮。他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觉得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才是出路。同年,他跟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见了面,商量建党的事。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共早期组织,担任书记。这个组织虽然只有几个人,但成了全国建党的联络中心。他还把《新青年》改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发表文章解释共产主义。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陈独秀因为在广州忙其他事,没能到场。但他在会前做了大量筹备工作,起草了党纲草案,确定了会议议程。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成了中共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的领导力和思想影响力,让他在建党初期成了核心人物。
不过,陈独秀后来因为一些政治选择,比如过于强调城市工人运动,忽视农村革命,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了职。1929年,他因为支持托洛茨基主义被开除出党。晚年他隐居四川江津,1942年5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63岁。他的建党贡献无人否认,但后期的选择让历史对他的评价有些复杂。
李大钊跟陈独秀齐名,被称为“南陈北李”,是中共的另一位主要创始人。他1889年10月29日出生在河北乐亭一个普通农家,家里条件一般,父亲在他出生前去世,母亲在他一岁半时也走了,靠祖父养大。10岁时,家里给他定了门亲,娶了比他大六岁的赵仁兰。他从小在私塾读书,聪明好学,但1902年考科举没过,之后进了新式学堂。
1907年,李大钊考进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学法律和政治。1914年,他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政治经济学。在日本,他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觉得这套理论能救中国。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想进一步控制中国,李大钊组织留学生抗议,写下《警告全国父老》,号召国人反抗。
1916年,李大钊回国,投身反袁世凯的运动。1918年,他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还教历史和政治课。他的课讲得特别有激情,讲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吸引了一堆学生,包括年轻的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赞扬俄国革命,提出中国也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带着学生读《资本论》,讨论怎么搞革命。10月,他跟张申府、张国焘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工人运动,办报纸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的小组虽然小,但影响大,培养了不少早期党员。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李大钊因为在北京忙其他事,没能去上海。但他在会前跟陈独秀通信,讨论建党的事,提出了不少建议。大会上,他被认为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跟陈独秀并列。他的文章和演讲,比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激励了无数青年投身革命。
李大钊的命运比陈独秀更悲壮。1927年,北洋军阀张作霖突袭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他被严刑拷打,但始终没屈服。4月28日,他被绞刑处死,年仅38岁。他的牺牲震动了全国,成了中共历史上的光辉象征。
除了陈独秀和李大钊,还有不少人在中共成立中出了力。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来的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日本东京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派来的包惠僧。共产国际的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
这些代表里,有后来成了大人物的,比如毛泽东,当时是长沙小组的代表;也有后来走上歧途的,比如陈公博和周佛海,抗战时投靠了日本傀儡政权。董必武是武汉小组的代表,后来在新中国担任重要职务。王尽美和邓恩铭是济南小组的代表,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了。
中共一大本来计划开几天,但7月30日晚,一个陌生人闯进会场,引起了警觉。马林判断可能是密探,赶紧让大家撤离。果然,没过多久,法租界巡捕就来搜查了,幸好没抓到人。为了安全,代表们决定把最后一天的会议挪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8月1日,代表们在南湖的游船上开了最后一天的会。他们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定下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加入共产国际。他们还通过了第一个决议,规划了未来的工作,比如发展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会上选出了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书记,张国焘管组织,李达管宣传。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虽然当时只有50多人,但这个小党后来成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共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大事件。之前,中国的革命和改革,无论是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彻底解决问题。中共的出现,给了中国人民一个新的选择。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吸引了无数人加入。
建党后,中共马上投入了斗争。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明确要打倒军阀和外国列强。1924年,中共跟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发动北伐战争,打击军阀。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损失惨重,被迫转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1930年代,中共在江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在敌后建根据地,领导游击战,赢得了民心。1949年,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百年屈辱。
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建党初心,是要让中国摆脱压迫,走向独立和富强。他们的努力,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说到底,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陈独秀和李大钊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共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其他一大代表,像毛泽东、董必武这些人,也在建党中出了大力。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影响深远。你觉得这些创始人的故事怎么样?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_百度百科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_百度百科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_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北大学
理论中国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一个伟大名字诞生的历史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