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这几年一直在往下走,这事是人口出生率低迷闹的。2022年,全国在园幼儿有4627万,2023年掉到4093万,2024年进一步降到3584万。
2022年到2023年差了534万,2023年到2024年又少了509万,三年总共下滑1043万。这反映出整个学前教育生态在收缩。
幼儿园数量也跟着减,2022年28.92万所,2023年27.44万所,2024年只剩25.33万所,一年关掉2万多所,平均每小时关两家。

据公报显示,2024年在园幼儿3583.99万,比2023年的4092.98万少508.99万。2022年是4627.55万,这几年连续负增长,已经是第四年了。
幼儿园类型里,普惠性幼儿园占大头,2024年有22.10万所,在园幼儿3283.19万,占比91.61%。这说明资源在向普惠园集中,公办和民办普惠园成了主流,民办非普惠园日子难过。
民办园2024年减少1.4万所,占比掉到55%以下。家长们选幼儿园时,更倾向于普惠园,因为环境和教学质量过得去,费用比纯私立低点。

出现这么大差距的核心是出生人口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出生1200万,2021年1062万,2022年956万,2023年902万。
2024年因为是龙年,出生人口回升到954万,但这批孩子要几年后才到幼儿园年龄。现在在园的幼儿,主要是2019到2021年出生的那批。出生少,直接导致适龄孩子不够。
幼儿园入学年龄一般3到6岁,2022年在园的对应2016到2019出生,那时出生率还行。到了2023年,2020年出生孩子开始入学,数量就顶不住了。

2024年更明显,2021年出生孩子占比大,生源缺口拉开。
疫情也添乱,2022年时,虽然控制住了,但家长担心孩子免疫力低,幼儿园集体生活容易传染,就推迟入学。
很多人让孩子在家多待一年,等稳定了再去。这推迟效应在2023年还在发酵,导致下滑加速。

幼儿园关停潮从2022年开始,自那年起数量首次净减少。2023年关1.48万所,2024年关2.11万所。
民办园受冲击最大,因为运营成本高,租金、老师工资、水电啥的都涨。生源少,收入跟不上,就得关门。
一些地方幼儿园每班人数从26人降到25人以下,班额小了,但整体规模缩水。

普惠园因为政府补贴,覆盖率高,2024年普惠园幼儿占比超九成。这政策是2010年后推的,目的是让更多孩子上得起园。
现在看来,起到了缓冲作用,没让下滑更剧烈。区域差异大,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园子饱和,但农村和三四线城市,资源本来就紧,现在更难。
一些偏远地方,幼儿园合并,孩子上学路远了。

幼师行业也变天了。以前幼师专业热门,大学专科报名多,就业稳。现在呢,生源少,园子关,老师需求下滑。
但奇怪的是,招聘市场倒转,以前毕业生投简历抢岗位,现在园子抢人。因为剩下园子要维持质量,得要专业老师。
2024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83.19万,比前年少点,但师生比改善了,从1:12.6到1:12.7。男性老师几乎绝迹,全是女老师。

这行业门槛不高,但工作强度大,带孩子从早到晚,工资不高。
很多毕业生转行,去托育或早教机构。托育是新方向,0到3岁孩子需求在涨,因为双职工家庭多,需要托管。
一些地方试水老幼共托,把幼儿园和养老院结合,资源共享。这模式在多地试点,缓解关停压力。

差距拉大,家长选园难了,以前园子多,随便挑。现在优质园名额紧,排队报名。
费用也水涨船高,普惠园学费年均1万左右,私立贵族园能到3万以上。家长们卷起来了,从幼儿园就开始比,谁家孩子上好园,谁赢起跑线。
但现实是,生源少,园子为抢孩子,扩大招生范围,甚至降门槛。

入学率倒没降,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比前年高点。
这说明覆盖效率在提升,资源没浪费。园子关了,老师流失,剩下的园得扛起更多。卫生标准升级了,疫情后园子配空气净化器、消毒设备,家长更注重健康。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年轻人压力大,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山,很多人不生或少生。政府出二孩三孩政策,但效果有限。

幼儿园的差距是冰山一角,往下是中小学,大学也会跟上,企业劳动力短缺。家庭结构变,独生子女多,养老负担重。
人口问题是大事,得从根上解决。改善生育环境,减负担,才是王道。

参考资料:
1、2024年陕西全省幼儿园数量减少467所 民办幼儿园如何破局 华商网 2025-10-22
2、我国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减少,多地试水“老幼共托”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6-12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