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将战略重组的消息,炸锅了!
9月25日,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煤股份)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
平煤股份表示,上述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实控人为河南省国资委,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两家企业的重组,显然属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战略整合,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重塑河南能源产业格局。
然而,许多平顶山人坐不住了。因为这两家企业的重组,可能受影响最大的是平顶山。
毕竟从平顶山走出的平煤神马,它的根是在平顶山了,重组后会对平顶山未来产业格局和城市腾飞都产生深远影响。
两家企业的实力如何?
两家企业均为河南省能源领域的骨干企业,且同属河南省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于2008年重组成立。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平煤神马集团以1688.4469亿元(2024年营收)排名159位。
▲矿工路上平煤神马集团原总部实拍
该集团拥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易成新能、硅烷科技4家上市公司,6家专精特新企业挂牌新三板。其产业布局三大板块,分别是煤焦产业、尼龙化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团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现拥有职工14万多人。
▲新城区平煤神马集团新总部实拍
河南能源集团则由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等企业多次重组形成。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河南能源集团以1210.5058亿元(2024年营收)排名221位。
该集团拥有大有能源、九天化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家上市公司。产业涉及煤炭、化工新材料、电力及新能源、现代物贸等,现有企业职工13万多人。
▲河南能源集团(来自网络)
对于河南省和两家企业而言,重组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一是,当前能源行业正处于 “双重转型” 关键期:一方面,主焦煤、动力煤等核心资源长期供应收紧,行业竞争从 “分散化价格战” 转向 “集约化价值竞争”;另一方面,在“双碳” 目标下,传统能源企业需加快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而转型所需的技术研发、资本投入门槛显著提升。重组,可通过规模效应应对市场波动与技术变革。
两家企业重组后,将拥有6家上市公司,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能源产业升级与规模化发展。两家企业的2024年营收已达2898亿元,重组后有望迈上3000亿的新台阶,成为河南省的一家国有能源航母企业,在全国的地位会明显得到提升,进一步巩固河南作为能源大省的地位。
二是,两家企业有多个板块有重复的产业,重组后不仅可减少同质化竞争并降低成本,实行统一管理布局。而且,两家企业还可实现煤炭与化工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煤焦、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一体化产业链。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煤炭开采、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具有优势,河南能源集团则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有布局,双方合作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在新能源材料、高端化工等领域的竞争力。
未来总部选址
影响平顶山发展的关键变量
在此次战略重组中,总部选址何地以及品牌名称的确定,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牵动着平顶山民众的情感与城市的身份认同。特别是重组后总部的选址,是此次重组中备受平顶山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同的选址结果将对平顶山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少平顶山人在惊讶之余也会有所疑虑:
一是,两家企业重组后以谁为主?是平煤神马集团还是河南能源集团?
二是,平煤神马集团的总部在平顶山,河南能源的总部在郑州。那么,两家企业重组后,总部会设在哪儿?是郑州还是平顶山?
三是,两家企业战略重组后,会叫什么名字,“平煤”的“平”字还会有吗?
▲平顶山新城区实拍
一座城市,就业率的高低、居民收入如何、科研能力咋样、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速度等,都离不开这个城市的产业,尤其是离不开当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从1955年至今,平煤在平顶山这片热土上已深耕了70个年头了。可以说,没有这片蕴含着宝藏的土地,也就没有平煤,没有平煤,也就没有平顶山市。没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顶山市建立的帘子布厂和尼龙六六盐厂,也就没有后来的平煤神马集团,更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尼龙城。
所以说,平顶山市与平煤神马集团,就是一对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平顶山市区一半的人口,都是平煤神马集团的职工和家属。
“落子郑州”的可能性很大
客观地说,重组后的企业总部落子郑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一是,从省级层面看,郑州作为省会,具备政策对接便利、金融资源集中、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若将重组后的企业总部设在郑州,可能更有利于对接国家能源政策、获取资本市场支持(如央企合作、IPO 融资)。
二是,重组后的总部落子郑州,符合部分省份“省属国企总部向省会集中”,“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的路子。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郑东新区,还是郑州航空港区,都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今年7月,郑州航空港区出台了涵盖总部落户等在内的高含金量政策举措,最高单笔奖励达3000万元。郑东新区投资200亿、占地1200亩的“中原超级总部基地”项目也正加速推进。可以说,郑州的诱惑力是很大的。
▲郑州城市面貌 (来自网络)
三是,河南能源集团总部本身就在郑州,作为河南企业中2025年排名第四的大型省管企业,其总部的干部层面会愿意放弃省会城市优渥条件,到一座四线城市工作和生活吗?
若总部搬迁至郑州,平顶山将面临诸多挑战。
从人才层面来看,平煤神马集团一些机关单位及相关人员随总部搬迁,会造成平顶山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流失,这不仅会影响企业在当地的运营效率,还会对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和储备造成冲击。
在经济层面,总部迁郑可能会减少平顶山市的就业率和居民收入,还有可能影响当地的投资和消费。同时,这还可能导致企业部分营收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平顶山的GDP数据,这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在科研层面,目前平顶山市的白龟湖科创新城才刚刚起步,而科创新是为中国尼龙城而建的,科创新城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优化创新生态、集聚高端要素,为中国尼龙城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若重组后平煤神马集团总部搬走,无疑对科创新城的建设发展是有影响的。
未来总部仍“留在鹰城”
应积极争取
但是,重组后的企业总部设立在平顶山,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平顶山的核心优势在于产业根基与共生关系:平煤神马是平顶山的 “产业根脉”,企业营收的核心来源(煤炭开采、尼龙化工)均在平顶山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就业结构、消费市场均与企业深度绑定。
以积极的态度来看,目前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中,并没有涉及两家企业重组后的总部落子于何地。既然还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就说明还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平顶山就应该要积极地争取一下。面对重组带来的不确定性,平顶山需以 “主动协同” 而非 “被动等待” 的姿态应对。
▲平顶山新城区实拍
一是,平煤神马集团的实力明显要优于河南能源集团。平煤神马集团以煤化工盐化工等为依托所打造中国尼龙城,无论在科技研发、尖端技术、产业规模、产品销量等方面,已成全国乃至亚洲的龙头老大。两家企业重组后,平煤神马集团具有主导地位的优势。
二是,平顶山拥有支持重组后企业总部发展的地域优势。平煤神马集团在当地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庞大的员工家属群体,企业与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
若总部最终设在平顶山,将对城市经济、科研、就业等多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在经济方面,总部的存在将确保企业的核心决策、管理运营等活动在平顶山开展,相关的税收、投资等也将更多地留在当地,有力支撑平顶山GDP增长,为实现“重返河南第一方阵”“奋进百强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科研方面,总部往往会聚集大量高端人才和科研资源,新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有望在平顶山设立,这将极大提升城市的科研能力,为正在起步的科创新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就业方面,总部及相关配套产业将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平顶山,同时也能带动周边消费市场的繁荣。
平煤神马与平顶山城市共生
牵一发而动全局
平顶山1957年建市,经过68年的发展,掂量掂量在全国有分量的大型企业,在市城区也就平煤集团、神马集团、平高集团三家企业。
如今,平煤与神马早已合并了,平高的总部也迁到了郑州,如果平煤神马集团总部再迁到郑州,那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还指靠哪些支柱企业呢?
平煤神马集团作为河南最大的国企,也是平顶山巨无霸级的航母企业。平顶山市的历任主要领导都是极为重视的,甚至把平顶山与平煤神马集团的关系上升到了生死与共的高度。
市委书记陈向平到平煤神马集团调研时说:“平顶山市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平顶山原市委书记张雷明在平煤神马集团调研曾说,“平顶山与平煤神马集团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平顶山原市委书记周斌在平煤神马集团调研曾说,“平顶山和平煤神马集团共生共荣,平顶山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平煤神马集团的支撑和带动……”
这句句殷切期望,无不是为平顶山经济发展在发声,为平顶山近500万市民的幸福生活而呼唤。
▲平顶山新城区实拍
过去十几年,大部分省份不约而同选择了“强省会”路子。省会城市本身就集中了政治、经济、金融、教育、就业、医疗等诸多优势,既然还要做强做大省会城市,那肯定要在项目引进、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力度。
近些年来,郑州市的发展可谓是高歌猛进,1990年,郑州市的GDP是116.4亿元,占全省GDP的12.43%,当年省内前十城市的GDP都半斤八两,差距不大。
2024年,郑州市GDP是14532.1亿元,占全省GDP的22.85%,远远地把省内兄弟城市甩到了后边。这一业绩,比排名第二、三、四名城市(洛阳、南阳、周口)GDP总和还多,也超过了开封、安阳、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鹤壁这七个城市GDP总和。郑州一城独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郑州来说,多一家省属大型企业总部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平顶山来说,少了唯一指靠的大型企业,那可就相当于釜底抽薪了。
北京的央企总部不少正在向全国各省分散,比如中国船舶集团2021年总部迁至上海,中国电子集团2021年总部迁至深圳,长江三峡集团2021年总部迁至武汉,中国稀土集团2021年总部设在赣州,中国星网2024年10月迁至雄安新区……
平煤神马集团本身就在平顶山,其与河南能源集团重组后的总部,最好总部就设在平顶山市。这可能是很多鹰城人关注的焦点。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看法,在留言区交流。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