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到半百才懂,福气从不是撞大运般的偶然,而是在取舍间守住本心的必然。
见过太多人年轻时追逐浮华,老来却被欲望反噬;也见过有人一生平淡,却能在岁月里积攒安稳。
真正的 “好命”,藏在 “不碰” 的智慧里。这三样东西,越不碰,越能在余生攒下福气。
《菜根谭》说:“人生祸区福境,皆由心造。”
年过五十,该明白:抱怨是最无用的消耗。
对儿女的选择指手画脚,对老伴的习惯挑三拣四,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看似是 “发泄情绪”,实则在亲手碾碎生活的温度。
邻居张叔退休后总叹 “命运不公”:嫌退休金比老同事少,怨子女回家次数不够多,连雨天出门买菜都要骂几句 “倒霉”。
日子久了,家人躲着他,朋友疏远他,原本安稳的晚年过得只剩戾气。
而小区里的李阿姨恰恰相反:儿子创业失败,她只说 “从头再来就好”;老伴生病需要照顾,她笑着说 “正好陪你多聊聊天”。
家里常飘着饭菜香,阳台总晒着干净的被褥,连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平和。
情绪是福祸的开关:怨声载道,福气会被怨气赶跑;心宽似海,好运自会奔你而来。
人过五十,少些 “凭什么”,多些 “没关系”。心平了,日子就顺了;气和了,福气就来了。
《黄帝内经》言:“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是最亏本的买卖。
见过酒桌上称兄道弟的老板,五十岁后被糖尿病缠上,每餐要算着碳水化合物吃;
也见过通宵打麻将的大爷,突发脑梗躺进医院,儿女轮流陪护却难掩疲惫。
那些凌晨的酒局、油腻的饭菜、熬不完的夜,看似是 “享受人生”,实则是在给身体埋下隐患。
表哥五十岁那年突发心梗,抢救后才醒悟:
过去总觉得 “偶尔放纵没事”,应酬喝到吐也硬撑,加班到凌晨才回家。
如今躺在病床上,才懂能散步、能吃饭、能笑着说话,已是最大的福气。
人过五十,健康不是 “选择题”,而是 “底线”。
不碰暴饮暴食的贪念,不碰熬夜晚睡的侥幸,不碰忽视身体的任性,才能在余生有底气享受天伦之乐。
毕竟,没了健康,再风光的过往、再丰厚的积蓄,都成了空谈。
《增广贤文》道:“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仅需六尺。”
人到半百,该学会给欲望 “踩刹车”。
有人退休后还想赚快钱,听信 “高回报” 理财,结果血本无归;
有人看到邻居换了大 house,不顾积蓄不够硬要贷款买房,最后被月供压得喘不过气。
这些超出能力的欲望,就像手上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同事的父亲王伯,一辈子是普通工人,退休后每月拿着不多的退休金,却过得有滋有味:
清晨去公园练太极,下午在家侍弄花草,周末带孙子去郊外挖野菜。
他常说:“咱没那发财的命,守住手里的安稳,就够了。”
人过五十,该明白:欲望是无底洞,而福气藏在 “够了” 里。
不贪不属于自己的财富,不追达不到的虚名,不攀比过不来的生活,才能在平淡里品出真味。
就像老话说的:“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身有万贯,不如心安理得。”
《围炉夜话》里有句实在话:“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人过五十,福气的积攒,不在向外追逐,而在向内收敛。
不碰消耗心性的抱怨,日子会越来越暖;
不碰透支身体的放纵,晚年能安稳无虞;
不碰超出能力的欲望,内心自会安宁。
余生不长,守好这 “三不碰”,便是最好的 “好命”。
毕竟,能吃得香、睡得安、笑得真,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了。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