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 宓迪)28日,中信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就市场关心的中期分红、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等话题,中信银行对外进行了回应。
根据其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9亿元,增长0.98%;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7.53%,比上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升0.42个百分点。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已投放26单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行业发展持续成为市场热点。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在发布会上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中信银行从战略出发,构建高成长高价值客群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其表示,中信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营策略,总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三个“一”。首先是聚焦一个核心,要提升中信银行的信贷质效。中信银行持续加强科技企业贷款的产品创新,如基于知识产权评估模型,推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产品。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大口径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其中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过6600亿,自去年以来连续跨越了两个千亿的台阶,增幅达到了40%。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领域,中信银行累计服务企业1.4万户,服务的覆盖率达到了90%,授信的覆盖率达到42%,表内外的授信余额达到了3000亿元。
“第二个‘一’是贯通了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把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谷凌云说,第三个“一”是夯实了一套机制。全行下大力气构建了总分行两级的科创金融中心,加上260家科技先锋军支行,培育了专业队伍,深耕科技企业客群。
在资本市场上,谷凌云介绍,中信银行充分联动中信系两家头部券商,围绕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产业升级等关键场景,每年围绕资本市场投入资金超千亿元。截至目前,中信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告笔数和金额是股份制银行的第一。在债券科技版的首批项目中,中信银行的覆盖度超过了40%。
此外根据其披露的数据,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从政策出台到现在,中信银行已经投放了26单,金额达到了35.69亿元,储备项目超过了40个。
记者还关注到,中信银行6月3日公告表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以下简称“信银金投”)获准筹建,信银金投注册资本金拟为人民币100亿元,该行以自有资金出资,持股比例为100%。
谷凌云称,AIC的设立,未来将为中信银行的科技金融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有利于实现商业可持续的闭环。通过AIC可以打造投贷联动的新模式,培育投资收益的新来源,实现风险收益的新平台。二是有利于丰富科技金融的生态。通过AIC可以设立更广泛的基金和股权投资的合作,可以深化跟各地方政府和产业龙头以及头部私募基金的战略协作,推动科技金融的生态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拟将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银行在去年实施中期分红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中期分红常态化,拟将2025年度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预期及投资信心。202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A股、H股股价分别上涨22%、43%。
对此,中信银行董秘张青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中信银行今年继续开展中期分红,拟派息金额104.6亿,分红比例30.7%,比去年的中期分红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是中信银行用实际行动回馈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也是中信银行优化、提升投资者管理机制的重要一步。今年以来,随着中信银行400亿可转债转股,同时目前也正在开展资本计量高级法的申请、评估和验收工作,这些都为中信银行提高资本安全垫,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优化业务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张青称,未来中信银行会积极去践行已经公告的估值提升计划,也会持续努力去提升中信银行的投资价值以及股东回报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