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暴跌27%!曾靠卧铺车起死回生的500亿客车之王,能挺过去吗?

最近宇通客车有点烦,4月销量同比暴跌27%,5月再跌12%,曾经的"客车之王"突然踩了急刹车。

要命的是,撑起半边天的出口业务也跟着哑火,4月出口量同比下滑9%,直接把前五个月的累计销量拽进了负增长区间。

那个靠出口打了翻身仗的宇通,难道又要重蹈2016年的覆辙?


销量跳水背后的三重暴击

宇通这次下滑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被行业趋势、竞争格局和自身转型三把刀同时砍中。

先看行业大环境,今年4月全国客车销量同比微降0.56%,但结构分化严重:轻型客车卖了3.6万辆,占比超80%,而大中型客车销量暴跌20%以上。

这就像一场地震,宇通刚好站在震中——它的产品结构里大型客车占比超50%,中型车占40%,轻型车仅18%。4月大型车销量暴跌34%,中型车跌36%,即便轻型车涨了39%,也拉不动整体销量。

再看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在国内座位客车市场,宇通市占率从60%掉到52%,而金龙从18%涨到23%。

出口战场上更惨烈:4月宇通出口814辆,同比降9%,但金龙出口1205辆,逆势增长24%。

更狠的是比亚迪,在公交车出口市场抢走21%份额,把宇通的12%甩在身后。这些对手要么靠低价策略,要么靠新能源技术,把宇通的传统优势一点点啃掉。

最后是自身转型的阵痛,宇通过去太依赖大型客车这个"现金奶牛",但市场风向变了。

旅游市场从小巴转向定制化小团,公交市场被地铁和网约车挤压,连政策刺激的"以旧换新"都带不动需求——前三个月新能源公交销量还涨得欢,4月突然掉头向下。

更麻烦的是,欧洲开始征收碳税,宇通出口成本增加,价格优势减弱,而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凭借全产业链技术,在欧洲市占率已经超过13%。

从修车厂到帝国的逆袭

现在的宇通看似陷入困境,但它能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修车厂成长为500亿帝国,靠的就是在危机中找转机的本事。

1992年,郑州客车厂濒临破产,车间主任汤玉祥看着积压的客车,灵光一闪:"要是能让乘客躺着去目的地呢?"他带着团队开发出卧铺客车,一炮打响,当年销量逆势增长98%

这个神来之笔不仅救了厂子,还让宇通抓住了农民工进城的浪潮,1997年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客车上市公司。

上市后的宇通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收购重庆客车厂补强南方市场,与德国MAN合作引进技术,甚至把委内瑞拉BRT系统的设计维护全包揽。

到2011年,宇通大中型客车销量全球第一,2016年更是创下7万辆的纪录,净利润突破40亿。

但2017年后,高铁和私家车抢走了长途客运的蛋糕,宇通营收从358亿缩水到2020年的217亿,甚至出现上市首亏。

这时候,宇通再次展现出危机嗅觉:2016年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20年海外营收占比从15%飙升到43%,出口均价102万元,毛利率32%,比国内高近一倍。2024年出口1.4万辆,净利润重回41亿,市值一度突破600亿。

大象转身与科技突围

产品结构大调整:过去宇通70%的销量靠大型车,现在开始猛攻轻型车和新能源。2024年新能源客车销量1.38万辆,同比暴涨93%,市场份额24%稳居第一。

针对旅游市场,推出层半客车,载客量提升30%,在10米层半市场占有率达70%。提前布局房车市场,成立专用车公司,抓住国内露营热潮,2023年房车订单排到9月,月销量突破200辆。

技术研发押重注:每年投入超5%营收搞研发,2023年砸了15.7亿。睿控E平台让电动车能耗降15%,冬季续航多跑10%;L4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已经在多个国家落地。

氢燃料技术也没落下,虽然目前销量占比不高,但技术储备已经领先行业,2025年甘肃庆阳已投入100辆宇通氢燃料公交车运营。

海外市场新打法:从单纯卖车转向"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在哈萨克斯坦建KD工厂,实现100%市场占有率;在东南亚推广新能源公交,与当地政府合作智能交通系统。

更聪明的是,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在欧洲主打高端电动巴士,在非洲主推性价比高的柴油车,在中东提供LNG客车。2024年宇通出口1.4万辆,海外营收占比近50%,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宇通能否在6月止住下滑势头。瑞银预测6月出口会恢复增长,方正证券则认为5月出口环比已经改善。但这只是短期指标,真正的胜负手在三个长期变量:

新能源转型速度: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欧洲市占率13%,宇通必须加快技术迭代,尤其是电池成本控制。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要超过燃油车,宇通的睿控E平台和氢燃料技术能不能扛起大旗?目前睿控E平台已应用于全系新能源商用车,电耗优于行业10%-15%,氢燃料客车在庆阳等地已规模化运营。

海外市场的韧性:欧洲碳税和贸易壁垒可能让出口成本增加5%-10%,但"一带一路"国家的基建需求还在增长。宇通在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的本地化生产能抵消多少成本压力?例如,哈萨克斯坦工厂年产能2000辆,间接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产品还出口到其他中亚国家。

政策与资本的博弈:国内公交"以旧换新"补贴退坡,但城市绿色交通规划又带来新需求。宇通能否在政策变化中找到平衡点?同时,537亿市值的宇通,资本是否有足够耐心等待转型见效?2024年宇通净利润41亿,同比增长126%,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信心。

从修车厂到全球第一,宇通经历过三次生死劫:1992年卧铺车救场、2004年民企改制、2020年出口逆袭。这次销量下滑,或许只是第四次渡劫的开始。当大型客车的夕阳逐渐落下,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朝阳正在升起,宇通能否抓住这道光?让我们拭目以待。#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财经   起死回生   销量   客车   新能源   市场   哈萨克斯坦   技术   庆阳   海外   燃料   净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