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政府停摆了,但有一件事,美国“不敢”拖延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王思远|媒体人


这两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很多工作无法推进,但有一件事并没有停止,就是针对大豆种植户的紧急救助。

路透社的报道称,白宫计划在本周公布救助计划,金额至少100亿美元(有报道称最高150亿美元)。

白宫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美国的大豆种植户更急。

美国大豆农场每年的机械购买、养护,化肥、农药费用,基本上都是贷款解决,甚至工人工资也是如此。

今年是大豆丰收年,中国订单清零,不仅意味着大豆卖不出,价格下跌, 也意味着很多种植户将陷入财务困境。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豆协会最近强烈呼吁,要求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把大豆作为优先事项进行谈判。

白宫之所以在政府停摆期间宣布推出救助计划,显然是注意到了种植户的耐心已经耗尽。

如果到年底之前得不到救助,真的陷入“财务灾难”,对2026年的中期选举也是一个威胁。

所以,这件事“不敢”拖下去。

但短时间内凑齐上百亿美元的救助基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媒体认为不太现实。

在此之前,特朗普曾表示,用关税收入来补贴农户,但实际上,动用关税资金一是金额有上限,二是需要国会审批。

更加现实的方案是利用CCC的资金。

这个CCC(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可以译为商品信用公司,是美国1933年成立的一个机构,政府全资,隶属于美国农业部,里面的董事也全都是美国农业部官员。

它的主要职责是应对农业风险。当农业生产者遇到困难,比如飓风灾害,可以实施救助。当然,它也可以向农产品出口商提供担保,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资金,等等。

只要是农业项目,CCC基本都可覆盖。

最重要的是,它有高达3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出现亏损后,每个财政年度再拨款补齐。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时,他曾经利用CCC向农民支付了超过230亿美元的贸易援助。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政府停摆,CCC一直没有补充资金。

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科佩斯认为,CCC账户余额可能不足以支撑这次百亿级的紧急救助。

对于白宫来说,重要的是提前释放信号,告诉豆农,救助一定会有,他们并没有被抛弃。

中美双方的谈判还在继续,美国的救助计划似乎预示了一个结果:今年的新豆想卖到中国,美国自己也不太有信心。

查了一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

美国豆农是最焦虑的,玉米、高粱、小麦种植户其实也有影响。

2022-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美国在2022年向中国出口了大约381亿美元的农产品,到了2024年,降到了246.5亿美元(两国统计可能会有差异,本文均为美国农业部数据)。3年时间减少了135亿美元。

其中,大豆出口3年时间减少了50亿美元,饲料谷物、高粱、玉米等农产品,出口量其实也都有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现在看,答案只有一个:在做准备。

今年3月10日,也就是在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的关税后,中国立刻对原产于美国的小麦、玉米加征15%的关税,对美国高粱、大豆加征10%的关税。

2024年时,中国一共进口了1亿吨左右的大豆,其中美国大豆占比21.1%,看起来不低,但如果和2018年比,足足下降13.3%个百分点,影响已经可控。

美国玉米占中国全部进口的15.2%;美国小麦占全部进口的17.0%。

高粱占比也非常大,2024年进口了866万吨,其中有568万吨来自美国,占比高达65.7%。

但是,玉米、高粱从巴西等国补充后,也都解决了。

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王辽卫的说法,国内企业对此心理上已有预判,经营上有充足准备。

最近几天,很多人应该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就是趁着美国大豆滞销,迅速向中国出口了130万吨大豆的阿根廷,又有了新动作,它开始严格按照出口标准控制高粱品质。

阿根廷也毫不避讳,就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

今年1-8月,阿根廷出口的123万吨高粱,基本被中国包圆。如果美国继续实施高关税政策,美国高粱在中国市场的比例,应该也会进一步被阿根廷等南美农业国家稀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美国   政府   大豆   高粱   农业部   中国   美元   关税   阿根廷   白宫   玉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