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香港楼市暴跌,而租金却暴涨?不是香港本地人惹的“祸”

香港为何会出现租金猛涨,房价却下跌的“怪圈”现象?为何内地人蜂拥涌向香港?

香港维多利亚港

一、房租与房价的背离:新人口红利重塑市场格局

2025年6月,香港楼市呈现罕见分裂: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同比下跌5.22%,较2021年历史高位暴跌28%;而租金指数却同比上涨1.6%,逼近2019年的历史峰值。这一矛盾现象的核心驱动力,正是通过“高才通”“优才计划”涌入的新港漂群体与内地学生

香港高校将非本地生录取限额从20%提升至40%,直接引爆高校周边租赁需求。香港大学附近30平方米房源月租金从1.5万港元涨至1.6万港元,河畔花园、御龙山等学区房租金涨幅超10%。高收入新港漂家庭更以月均2.5万-3万港元预算争夺中高端房源,催生“厅长”(合租客厅者)等特殊居住形态。

香港住宅

与之对比,房价疲软源于三重压力:

高利率环境(房贷利率曾达4%)抑制购房意愿,买家转向“以租代买”;

投资者资金转向高息存款;

开发商“以价换量”,将军澳某项目部分房源售价较3年前低30%。

香港

二、香港的磁力与内地赴港本质:机会与成本的博弈

尽管房价承压,香港对内地人才吸引力不减。截至2024年中,各项人才计划累计获批33万宗,22万人已抵港。其核心吸引力在于:

制度优势:资金自由流动、普通法体系及低税率,尤其利于金融与专业服务从业者;

香港大学

教育跳板:国际名校资源与国际化视野,成为中产家庭教育投资首选;

财富效应:港股近一年涨47%,保险业一季度保费飙升43%,创富资金部分流入楼市。

然而,高昂生活成本正引发“候鸟式迁移”。设计师王旭因租金上涨20%(月租1.2万港元),从香港半山区25平方米唐楼搬至深圳福田50平方米公寓,甘愿每日通勤2小时(对比河北到北京上班的已经很幸福了)。这揭示内地人才流动本质:以身份换取机会,以空间置换成本——取得香港身份后,部分人选择返回内地,仅保留跨境工作或教育选项。

海南新海运港口

三、海南自贸港的挑战与合作:替代还是互补?

海南2025年底全岛封关运作,引发“取代香港”猜测。但现实差异显著:


香港

海南自贸港

资金流动

完全自由

外汇管制

法律体系

普通法

内地法系

产业重心

金融、专业服务

旅游、免税购物

人才聚集

国际高端人才

区域型人才

短期海南或在免税购物上分流香港客源,但长期看,香港的金融枢纽地位不可替代。正如研究员李环所言:“香港可借海南土地资源与政策试验田优势,输出资金与管理经验,形成‘香港服务+海南市场’共赢模式。”

四、未来变量:政策杠杆与结构性改革

香港楼市潜在转折点隐现:

购房通计划:拟设1000亿港元资金池,允许内地人才闭环购房。若落地,或带动3630亿港元交易,相当于2024年住宅交易额81%;

人才政策收紧:针对“拿证即走”现象,可能增设居住时长、子女在港就读等永居门槛;

土地供应瓶颈:住宅用地仅占全域7%,年均缺口超2万套,长期支撑房价韧性。

香港大学本部

香港的吸引力本质是制度红利与全球化接口的结合体,而内地人才“用脚投票”的迁徙策略,折射出经济理性与生活质量的权衡。海南自贸港非但不是威胁,反而可能通过与香港的错位发展,共同强化中国在亚太的经济辐射力。

短期看,租赁热潮与房价筑底将持续并存;但若“购房通”落地或利率走低,被压抑的购房需求或引爆楼市新周期。香港的挑战在于:如何将“人才过客”转化为“扎根者”,让经济磁极不止于身份跳板,而是真正的活力之源。


(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很迷茫,但我们依然要“活着”。从“月光”到存款翻倍,只需激活“理财思维”!没有原始积累,永远只能用时间辛苦换钱。低配生活≠将就,而是用每一分钱铺就自由之路。存钱存的是底气、退路,更是人生的选择权。 点击入手,解锁“瘾式”财富增长,从此告别焦虑,让生活变得从容!)

上瘾式存钱:揭秘金融大咖的存钱秘籍,边赚边存,慢慢变富QF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财经   香港   本地人   租金   楼市   海南   港元   人才   内地   房价   资金   新港   住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