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加拿大总理卡尼也有公开服软的一天。
面对中国市场突如其来的关闭、港口堆积如山的油菜籽、一天比一天难看的农业报表,他终于开口喊话:“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加拿大,这回真的急了。
8月12日,一纸公告从北京发出:中方认定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存在倾销,必须缴纳占出口总额75.8%的保证金才能继续对华出口。
消息一出,加拿大农业圈瞬间炸了。
这不是普通关税,而是一道几乎掐断贸易的“闸门”。一夜之间,加拿大油菜籽在中国的到岸成本从每吨4466元人民币猛涨到6400元,涨幅高达43%。价格优势荡然无存,订单肉眼可见地消失。
要知道,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占其出口总量的80%。这条路一断,加拿大主要农业省份——萨斯喀彻温省和艾伯塔省直接陷入困境。
港口货车排长龙、加工厂生产线停工、农业股股价大跌……仅在两周内,萨省失业率就从8%飙升到12%,出口额暴跌34%。有农场主说:“仓库满了,市场没了,我们像突然被丢进了冰窟。”
一些中型农场已经把油菜籽转售本地压榨厂,价格被压低了20%以上。不愿贱卖的,就只能囤着,每天付着高额仓储费苦等转机。
压力很快传到了首都渥太华。
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加拿大总理卡尼,曾经是央行行长、知名经济学家,如今却被一场农业危机逼到台前。
9月3日,他公开表态,承认加拿大面临困境,并向中国喊话,希望“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语气温和,姿态放低,和几个月前高调对华加征关税时判若两人。
但中方在两天后给出回应:将反倾销调查终裁时间延长到明年3月9日。
这一手,意味深长。
表面是留出谈判窗口,实则是拉长了加拿大的痛苦期——每多拖一周,农场主的现金流就多一分压力,银行信贷多一分收紧,市场信心多一分瓦解。
时间,现在成了加拿大最耗不起的东西。
很多人没看懂:中国这一刀,为啥精准砍向油菜籽?
答案就在“依赖度”三个字。
加拿大农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而油菜籽是其出口王牌。更关键的是,中国其实早有准备。
就在制裁加拿大的同时,中方火速转向澳大利亚,五年内首次大规模采购澳油菜籽,首批5万吨,后续还有5-8万吨订单跟上。
这不是临时找替补,而是一场供应链的“结构性转移”。中国正在有意识地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而加拿大,不幸成了被换掉的那一个。
市场不讲感情,只讲利益。一旦替代源稳定,加拿大再想回头,难了。
回头看,这场危机不是凭空来的。
2024年10月,加拿大主动对华发起贸易限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等高价值产品加征关税,理由是要“保护本国产业”。
不到半年,中国的反制来了。而且每一招都打在点子上:你动我的高新产业,我就动你的农业命脉。
更讽刺的是,当加拿大被中国反制、焦头烂额之时,它的“老大哥”美国并没有出手相助,反而在今年3月宣布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真是左边挨一拳,右边再补一刀。
加拿大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两头不讨好。
萨斯喀彻温省长斯科特·莫伊不顾联邦态度,直接宣布要亲自访华谈判。他说:“我们不能等渥太华犹豫了,农业等不起!”
农场主们更是集体发声,要求政府别再“为了政治牺牲经济”。有的农业组织警告:再不解决,大量企业将破产。
9月5日,加拿大联邦政府紧急通过一笔3.7亿加元的援助资金,声称要投入本土生物燃料行业,帮农民转型。
但谁都知道,这笔钱对于每年50亿加元的油菜籽产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说到底,加拿大错判了两件事:
一是错判了中国的反击决心和能力。以为跟着美国吆喝几声就能赚到便宜,没想到中国不但敢还手,还打得又准又狠。
二是错判了自己的承受力。一个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却主动挑起的贸易争端,最终发现自己才是更脆弱的一方。
中方说得很清楚:只要加拿大取消那些不公正的关税措施,贸易大门随时可以重新打开。
但现在的问题是:加拿大放得下面子吗?时间又还来得及吗?
但现在,加拿大每犹豫一天,就有更多货车停运、更多工厂关门、更多农民失去生计。
国际市场上,从来没有“一边打压、一边赚钱”的好事。
没有实力,就别轻易上牌桌。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