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次提醒:过了70岁的人,宁愿坐着不动,也不要随便做这些运动

“孙阿姨,前两天你怎么突然没去跳广场舞?”

“哎,老李啊,别提了。上周跳得有点起劲,回来膝盖这一下子就肿了,差点走不动路!”

在小区花坛边,两位年过七旬的邻居聊起保健心得。一边是跃跃欲试的热情,一边却是隐隐约约的不安。

周围的老朋友们,有的坚持每天快走一万步,有的喜欢跟年轻人学着打太极、拉伸,甚至还有人尝试新兴的健身操。

大家都以为“动得越多,身体越棒”,可最近,社区医院却多了不少因为盲目运动而受伤的老人。医生提醒: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运动不是越多越好,有些动作甚至还不如不动。尤其是大家常做的这几个运动,隐藏着你没想到的风险。

难道坚持锻炼,反而可能毁掉健康么?哪些运动,真的适合七旬老人?医生眼中的安全标准,又和大家日常认知有多大的差距?

其实,比“怎么动”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动”、以及“怎么安全地动”。也许,你以为常见的健身方式正守护健康,却没想到,有些动作反而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催化剂”。

那么,过了70岁,哪些运动其实是“高危”项目,真的该宁愿坐着不做,也不要盲目跟风尝试?特别是第三种,你很可能正在做,却一直以为是养老的“标配动作”……

平平无奇的健身动作,为何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反倒成了受伤主因?

权威医学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因运动姿势不当导致的骨骼肌肉损伤发生率,已从2012年的16.8%升高到2022年的28.3%(数据来源: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部)。

不少人一味效仿年轻人动作,却忽视了自身身体机能的变化,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磨损等隐患甚至加重。比如广场舞看似轻柔,实则许多高抬腿、急转弯对膝盖冲击极大;快步走如果速度、步幅掌控不好,突发扭伤、骨折风险都不小。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多次发文提醒,70岁后的老年人,骨骼变脆、关节润滑减少,脊柱及下肢力量再难支撑高强度或突然爆发的动作。就像一根用久了的水管,管壁已经变脆,再用力一扭,很容易“断裂”或“渗漏”。

所以很多看似简单的运动,对于老年人身体已是“高负载”。血液流变、关节空间、骨密度等生理指标此时都发生了不易察觉但决定健康的大变化。

短短半年,社区内就有四位老人因为跳绳、快节奏健身操等留下慢性损伤。也正因如此,医生多次强调:过了70岁,如果没有针对性训练、身体自测和安全保障,宁可适度减少活动,都不要盲目尝试强度大的新动作。

七旬及以上老人,坚持常规运动反而带来三大健康风险,尤其是你可能完全没意识到的第三点:

“高跳跃”动作显著增加骨折风险。北京大学一项2021年数据分析发现,意外跌倒与高抬腿、原地蹦跳等动作直接相关的病例占全体跌倒就医老年人的36.7%

一旦骨质疏松,髋部或脊椎骨折的恢复难度极大,对生活自理能力打击尤甚。医生建议:至少避免拇指以上离地的弹跳及急速甩动类动作。

长时间快步走或马拉松式健走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不适。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在气温波动或身体功能弱、异常血压时,快走超30分钟增大心绞痛、心律紊乱风险27.5%。”不少老人一遇上运动“按步计”,反而因过度疲劳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

高难度拉伸或“扭腰、低头跪拜”形式的健身动作,对颈/腰椎压迫极大。中华预防医学会2022年专项数据显示,擅自模仿年轻人网红健身动作,在70岁以上人群中造成椎间盘突出、眩晕、跌倒风险提升19.2%。这种贴地俯身、快速转腰、甩头发等流行动作,对老年人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隐形杀手”。

那该怎么做,才能让运动真正为健康加分?

医生建议,七旬老人最适合的三类运动是“低冲击、慢节奏、有支撑”的动作,而不是追求数量、爆发力。

散步与缓步走。慢到能交流但不能唱歌的步速、保持身体不出汗、时间不超30分钟,已足够为心肺和全身骨骼带来温和刺激。同时建议选择光线好、地面平稳的场地。

可以每天进行椅子坐立、靠墙站立等静态平衡动作。这些不仅减少摔倒风险,还能锻炼腿部和核心肌群,提高血液循环。每组做8-10次,每天两组,效果明显且安全。

推荐安全的“关节操”或“八段锦”这类传统、缓慢的养生操。这些动作强调循序渐进和呼吸配合,对下肢和腰背友好,能有效提升柔韧性。最重要的是每次活动时间和幅度都不求“量”,而是重在感受无明显疲劳或疼痛。

运动时,还要牢记出汗、多喘、眩晕都是预警信号,一旦出现要立刻停止。建议每次活动都准备水,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高温暴晒。

日常生活中,还请避开俯身快起、转身甩头、急剧变速等危险动作,让运动真正成为长寿的“加分项”。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中老年运动损伤调查报告(2022)》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老年骨折预防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随便   医生   动作   老人   风险   老年人   健康   身体   骨骼   建议   损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