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破产重组后,12万钻戒回收仅2.8万?业内: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近日一则钻石回收消息,掀起热议。


“当时就是看中这个牌子了,都说它品牌溢价厉害。”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2023年花12万多买的I DO钻戒,如今打算卖掉时,发现回收价还不到3万,最终以2.8万元成交。


“真没辙,跑了好几家,累得够呛,钻石太不保值了。”她曾询问I DO门店能否回收,却得到“不受理”的回应。


这样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曾以“一生只送一人”营销理念在市场爆火的I DO钻戒,其母公司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1月已被申请破产重整,而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切还得从中国河南钻石的崛起说起。


自从2018年中科院攻破钻石量产技术之后,“全球超硬材料看中国,中国超硬材料看河南”的说法就传开了,如今河南以90%的工业金刚石和80%的宝石级钻石产能稳居全国第一,在世界范围也是名列前茅。


依托先进技术和产业基础优势,本土钻石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柘'光钻石凭借顶级彩钻与白钻资源,以及极高性价比,迅速在市场崭露头角。


据《南方周末》,2025年上半年,柘'光钻石线上线下整体销售额突破七位数,定制业务占比高达九成以上。在刚过去的双11活动中,柘’光一小时内的成交额就达到了六位数。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GAC)最新报告,中国钻石品牌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12%跃升至2025年的37%,柘'光等本土品牌线上复购率超40%,远高于传统钻石品牌的15%平均水平,消费者大面积倒戈。


在国产钻石的热潮下,I DO这个曾经的钻石商业帝国逐渐跌落神坛。2022年上半年,I DO业绩急转直下,营收暴跌40%,净利润缩水近90%。


短短几个月间,全国范围内关闭了85家门店,员工从1684人锐减到1104人。甚至有人反映,连I DO的官方客服号码也已无法接通。


值得一提的是,I DO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传统钻石行业的崩盘。


全球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上半年营收暴跌21%,库存积压高达146亿元;美国第二大钻石商WD直接宣告破产,曾经辉煌的传统钻石业在河南钻石的高性价比下江河日下。


那么国产钻石的性价比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蒂芙尼官网经典款6爪系列1克拉钻戒售价12万元以上,而在河南本地的柘'光,其1克拉VVS净度、3EX切工、D色(附带18K金戒托和IGI权威认证)的钻戒标价仅8000元,这在传统钻石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京东商智数据上,柘'光九成订单源于北上广深以及海外的高净值群体。其大克拉定制、DNA纪念钻定制、钻石豪华镶嵌等特色专属服务,已引得超20万高端客户前来咨询,最远客单都延伸至迪拜顶级消费圈层。


欧洲顶级珠宝采购商更是放言:“中国生产线产出的钻石,不管多少克拉,我们全收!”


面对国产钻石的凌厉攻势,传统钻石阵营其实并未完全听天由命。


曾凭营销神话崛起的I DO,在破产重整后试图重塑品牌信任,推出“保值换新”计划。然而市场并不买账,业内人士透露实施三个月仅达成个位数换新案例。


为挽回颓势,I DO转而深耕细分市场,I DO转向“婚恋时光胶囊”等情感增值服务,但在河南钻石性价比冲击下收效甚微,2025年二季度门店规模不足巅峰三成。


百年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的自救则更为激进,推出区块链溯源,试图强化传统钻石稀缺性,同时大幅削减中间环节,将旗下轻奢品牌“永恒印记”的渠道成本压缩30%。然而颓势难逆,2025年一季度全球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0%跌至28%,库存周转天数达218天历史高位。


这些传统钻石商挣扎求生的背后,是钻石行业洗牌的征兆,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好消息是钻石自由不远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时尚   钻戒   业内   钻石   河南   传统   品牌   中国   市场   上半年   性价比   颓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