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康康
2025年9月底,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见证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当必和必拓对中国开出离谱价格并隐晦发出"断供"威胁时,中国选择了强硬反击——全面暂停采购其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九天后,这家澳大利亚矿业巨头主动让步,同意从第四季度起对中国市场现货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
这场看似短暂的博弈,背后是中国二十多年的隐忍布局。它标志着全球资源权力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由美元和矿业巨头共同构筑的铁矿石定价体系被彻底撼动!

想在牌桌上赢,首先得把自己手里的牌理顺。过去那种各家钢厂自己去谈的模式,不仅给了对手分而治之的机会,内部信息还乱成一锅粥。
于是,一个注册资本高达200亿的巨无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应运而生,它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把所有分散的采购权,整合到这一个拳头里。

这个新成立的集中采购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买手。它更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部,向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时代变了。
它能够统一对外议价,还能统筹管理全国的港口库存。这种库存管理已经进化成一种“准储备”机制,在市场价格疯涨时,可以动用库存来平抑波动,避免钢企们被迫追高,而在价格低迷时又能适时收储。

这种从根源上改变谈判格局的组织化革命,才是赢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制度性保障。它彻底扭转了过去那种被动追涨杀跌的局面,让中国的巨大需求,第一次真正转化为可以被掌控的、强大的市场力量。
谈判桌上的底气,从不来自于口舌之争,而来自于你手里有没有一张对方意想不到的王牌。这张王牌,中国足足准备了二十年,它就是远在非洲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

它的价值有多大?首先是量,预期储量高达100亿吨,这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全部储量的一半。
项目完全投产后,每年能向中国稳定供应1.2亿吨铁矿石,约等于澳大利亚对华年出口量的五分之一。这相当于在全球铁矿石的供给版图上,硬生生造出了一个“新澳大利亚”。
其次是质。西芒杜的矿石平均品位超过65%,比澳洲主流矿石高出3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3%,在炼钢过程中,它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效率,更少的焦炭消耗,最终吨钢碳排放量能下降超过10%,这在今天是实打实的绿色竞争力。
当然,拿下这张王牌的过程极为艰难。为了开发它,需要配套修建一条超过600公里的铁路和一个世界级标准的深水港。

中方在这里既是股东,也是基建的承建方,这种双重身份带来了一个巨大优势:未来能够以接近“成本价”的方式获得矿石,彻底绕开普氏指数附加的巨额金融溢价。
当一张实实在在的、高品质且低成本的供应替代方案摆在桌面上,卖方垄断的格局便被釜底抽薪。


当需求端拧成了一股绳,供给端又有了硬核的替代方案,接下来就是撬动旧体系最核心的一环——金融结算。最近,一场持续了约九天的攻防战,就清晰地展示了这种变化。
中方的集中采购平台突然要求,暂停购买所有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海运铁矿石。
这一招看似简单,却打在了七寸上。消息一出,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澳方高层迅速做出反应,表达了希望尽快解决问题的意愿。

谈判结果极具标志性:全球矿业巨头之一的必和必拓据传已同意,将其部分现货交易的结算货币转为人民币。
虽然这只是第一步,长期协议的美元结算暂时未变,但双方设置了一个到2026年再议的观察期。
即便没有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但这个“风向变了”的信号,整个市场都已经清晰地接收到。人民币结算并非空穴来风,在国内的港口现货交易和期货衍生品市场,人民币计价早已有了坚实的应用基础。

需要警惕的是,将这理解为简单的“去美元化”是一种认知偏差。其本质是寻求更加多元化的结算选择,让货币回归其真实的信用定价功能,而不是被单一货币捆绑。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货币化博弈。
回看整个历程,中国的破局之道清晰可见。这根本不是一场单纯的价格战,也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持久战。

三大支柱环环相扣,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正是因为手握西芒杜这张供给王牌,新成立的CMRG才有底气在需求端叫板,进而才敢在金融结算这个核心领域发起挑战。三者缺一不可。
澳大利亚曾有高级官员发表过“战鼓敲响”的强硬言论,事后虽澄清威胁大国不现实,但那份傲慢犹在耳边。

如今的局面证明,真正的博弈胜利,源自于在对手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积蓄力量,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建设和工程化的实力储备,最终从根本上改变游戏规则。
这种“需求规模化+供给可替代+金融本土化”的组合拳模式,为未来在原油、铜等其他大宗商品领域打破困境,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归根结底,硬实力才是国际博弈中唯一的“硬通货”。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