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卖潜艇,40年后抢芯片,荷兰反复挑衅之下,中国如何破局?

前言

近期我国资助的半导体企业安世,被荷兰强行管制的消息,引起无数国人的愤怒。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中美竞赛的关键阶段,这时候偏偏半导体这个科技领域出事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而荷兰虽说实在美西方的要挟下才强硬管制的,但它自己却没有吃任何亏,企业不是自己的,动手也有美西方兜底,除了在中国的印象查了点,对自己本身一点影响都没有。

那这种时刻,我国要怎么破局呢?可能经验就藏在40多年前的往事中。

四十年前的潜艇风波

谈及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荷兰安世半导体事件,我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起另一段尘封的往事。

那是在1980年,当时的荷兰,正为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百年造船企业RSV,以及它手中那份来自台湾当局的两艘潜艇订单而陷入争吵。

经济部门视之为救命稻草,外交部门则警告将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

最终时任首相范阿赫特拍板批准了这笔触及中国红线的交易。

结果呢?中国当时的反应果断而坚决:外交关系立刻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经贸合作全面冻结。

对于一个刚刚打开国门、市场体量远非今日可比的国家而言,这种反制需要巨大的决心。

这场僵局持续了四年,荷兰新政府最终在现实面前低头,于1984年作出了“不再批准对台军售”的正式承诺,双边关系才得以恢复正常。

回顾这段往事,我常想,这不仅仅是外交档案里的一页,更是一种战略耐心的体现。

当时的中国,凭借的是清晰的原则底线和即便在力量不对等情况下也要让你“得不偿失”的坚定意志。

它教会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在面对核心利益被侵犯时,有效的反制未必需要立刻“以眼还眼”,而是要让对方清晰地计算出,其行为所付出的长期代价,将远超短期收益。

这为今天我们看待安世事件,提供了一面深刻的历史透镜。

芯片博弈中的规则重塑

时光流转四十余载,风暴再次降临荷兰上空,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安世半导体。

这家全球车规级芯片巨头,其母公司是中国的闻泰科技,它70%的芯片封装业务在中国完成。

当半导体成为21世纪的“战略石油”,这样的产业布局自然引来了觊觎。

荷兰政府今年9月祭出尘封多年的《商品供应法》,冻结资产、强行托管股份,其背后,路透社披露的法庭文件直指美国商务部的幕后施压。

然而与1980年相比,今日中国的应对已截然不同。

它不再是单一的外交抗议,而是一套精准、立体且强有力的“组合拳”。

商务部迅速出台芯片出口管制,直击安世依赖中国产能的命门。

安世中国随即宣布切断与荷兰总部的系统连接,并连续发表声明,明确指出荷兰总部的单方面决定在中国境内无效,强调自身作为中国企业的独立运营权。

这套拳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完全在法律和市场规则的框架内进行。

你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商业实体,我便以出口管制和公司法为依据,进行合法合规的防御与反击。

这就像一位高手,不再仅仅依靠外在的蛮力,而是更善于运用规则的内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此引发的全球汽车产业链震荡,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发出警告,现代汽车离不开安世的芯片,替代供应商难寻。

这种压力会通过市场机制,自动传导至欧洲各国,无形中成了我们最有力的“盟友”。

这正是现代大国博弈的高明之处:让商业现实说话,往往比纯粹的政治宣示更有力量。

实力进阶下的代价

将潜艇风波与芯片事件并置,我们能清晰地捕捉到其中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西方某些势力基于短期利益、低估中国决心的行为逻辑;而改变的,则是中国反制工具箱的深度、广度以及我们塑造游戏规则的能力。

过去,我们或许更依赖于外交层面的周旋,但在今天,我们拥有了多重反制力。

我们更深谙国际规则与国内法的运用,能做到“以法为盾,以理服人”。

从稀土到光伏,从电池到芯片,我们在全球关键产业链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的吸引力,是我们最重磅的外交筹码之一。

安世事件绝非孤例,从阿斯麦的光刻机到如今的安世,某种“强盗逻辑”确实一脉相承。

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个不得不靠潜艇订单挽救就业的荷兰,与一个要用芯片独立捍卫发展主权的中国,在四十多年后完成了耐人寻味的角色互换。

当下的破局之道,我认为核心在于让对手明确感知到“代价对等”甚至“代价升级”的原则。

荷兰乃至其背后的势力需要明白,触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代价,将远比1980年失去的那个新兴市场更为惨重。

我们无需主动叫嚣对等报复在华荷兰企业,因为市场与产业链的天然连接,已自动放大了其决策的成本。

当德国的汽车生产线因芯片断供而面临停摆时,来自盟友内部的压力自然会迫使决策者重新权衡利弊。

结语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一个旧有逻辑的破壁过程。

荷兰的困境颇具象征意义:一个试图在大国夹缝中火中取栗的中小国家,若不能审时度势,极易沦为博弈的牺牲品。

对于执意要撞第二次南墙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这堵墙足够坚硬,足以让其留下深刻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荷兰   潜艇   中国   芯片   年后   年前   反制   半导体   外交   管制   代价   对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