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吹牛:99%的手机印度造,53%出口至美国

要说印度在手机制造这事儿上,确实有点“神奇”。明明工业体系不发达、产业链不全,却总想着和中国制造“掰手腕”。

早期为了发展手机制造业,印度玩了手“借鸡生蛋”——先是大门敞开欢迎中国品牌,小米、OPPO、vivo这些厂商一进来,直接给优惠政策,但有个硬条件:在印度卖的手机必须“印度造”。这一招确实管用,中国厂商纷纷在印度建厂,印度手机制造业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

可等中国厂商在印度赚了钱、站稳脚跟,印度的态度就变了。什么“印度赚钱印度花”的套路来了,罚款、冻结资金、抢产业,一套组合拳打得中国厂商措手不及。

不过有意思的是,苹果和富士康没被这些操作吓退,反而跟着进了印度——毕竟中国厂商已经帮印度完善了部分产业链,苹果还放出话,未来40%的iPhone要在印度生产。

这下莫迪政府乐坏了,天天宣传“印度制造”崛起。

最近印度媒体称:印度市场99%的手机是“印度造”,出口的手机超过4000万台,53%是出口到美国的,其中75%是苹果,直接说“印度出口到美国的手机比中国还多”。

但仔细看这数据,问题就来了。印度确实要求在印销售的手机必须本地生产,所以“99%印度制造”的数据不假,可这“制造”到底含金量几何?

说白了,印度现在干的活儿主要是组装——手机零部件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印度工厂只负责最后几道工序,核心芯片、屏幕、电池这些关键部件,还是得靠中国供应链。就像盖房子,印度只砌了最后一层砖,却说这房子是“印度造”,多少有点“自我感动”的意思。

那印度出口到美国的手机为啥突然暴增?今年上半年美国提高关税,苹果为了避开关税,扩大了从印度的进口规模,减少从中国拿货。

说白了,突然的暴涨只是临时的举措布局,另外印度出口的手机虽然挂着“印度制造”的名头,但里面的“中国成分”一点没少。

所以,印度这种“制造崛起”的说法,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自我吹捧?从数据看,印度确实在手机组装上形成了规模,但离“自主可控”还差得远。

印度在产业链上的短板——没有完整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光靠组装,终究是给别人“打工”。至于未来,印度想真正挑战“中国制造”,得先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补上,否则“印度制造”的标签,怕只是表面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数码   印度   手机   中国   美国   厂商   产业链   确实   苹果   零部件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