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老话,放在邓文迪母女身上竟然格外贴切。
就在前两天,闹了快一年的默多克家族千亿遗产大戏终于落幕了。
然而谁都没料到的是,终极赢家既不是默多克的儿子,也不是现任妻子,竟然是邓文迪的两个女儿。
当初被群嘲为“最强捞女”的邓文迪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女儿竟然也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默多克家的继承官司,早就被全网盯着了,老爷子手里握着福克斯、新闻集团这些大公司,财富和权力摆在那,几个子女谁都想多拿点。
结果等到9月8号结果一公布,却跟大家预想的不太一样,大儿子拉克兰拿到了福克斯和新闻集团的控制权,这还算按规矩来,毕竟在豪门里,长子掌权不算新鲜事。
另外三个子女,普鲁登斯、詹姆斯和伊丽莎白,各拿了11亿美元现金,然后就彻底退出家族生意了,说白了就是拿着钱“离场”。
最让人意外的是邓文迪的两个女儿,24岁的格蕾丝和22岁的克洛伊,这俩年轻姑娘不光进了新的家族信托名单,能定期分钱,手里还握着实打实的权力:福克斯36%的B类投票股、新闻集团33%的B类投票股。
这意味着她们不是光靠爸爸给钱的 “花瓶千金”,以后传媒帝国的大事,她们都能插上话,谁也没想到是邓文迪靠着两个女儿,成了最后的赢家。
要搞明白邓文迪怎么帮女儿拿到这么多好处,得先说说她自己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成了热潮,邓文迪也动了心思,她跟爸妈说想出国,爸妈没支持,就丢给她一句“要去就自己想办法”,于是一次聚会里她认识了一对美国夫妇,Crawford 夫妇。
她主动上去搭话,说自己想学好英语、想去美国读书,那股子敢说敢做的劲,让这对夫妇挺欣赏,最后人家答应帮她学英语、办签证,还愿意给她凑学费、帮她搬到自己家。
到了美国之后,她也没闲着,后来她和Crawford先生“处了对象”,结婚又很快离婚,外面都说她是为了拿美国绿卡才结婚,可对邓文迪来说,这更像是实现目标的一步棋。
毕业后,她没留在美国,反而去了香港,而改变她命运的机会正好就藏在去香港的那架飞机上,当时她旁边坐着一个传媒集团的高管,她没放过这个机会,主动跟人家聊天,后来成功拿到了这家公司的实习机会。
但当时的她还是个“小人物”,而真正让她走进豪门核心的,是认识默多克。
当时默多克作为集团总裁来香港考察,开会的时候,邓文迪的发言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会后,她被选成默多克的随行翻译,天天待在一起,两人的关系慢慢就不一样了。
后来默多克“打发”走现任妻子成功和邓文迪结了婚,外面都骂她“靠婚姻上位”,可她没往心里去,借着默多克的关系,积极推动集团在亚洲的业务,还自己搞影视投资,跟行业里的大人物打交道。
后来她因为被默多克怀疑和他的好兄弟布莱尔“有一腿”,于是在2013年他俩就离婚了,当时很多人说她“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没人想到,她早就开始为女儿铺路了。
邓文迪和默多克1999年结婚,2013年离婚,中间生了格蕾丝和克洛伊两个女儿。
离婚后,她从没跟默多克“撕破脸”,反而经常带着两个女儿去看默多克,有时候还会帮着介绍女朋友,想尽办法让女儿留在默多克身边,她心里清楚,豪门里的感情跟普通家庭不一样,得用心“经营”。
毕竟默多克年纪大了,身边的几个年长子女要么盯着权力,要么各有各的心思,反而这两个小女儿的陪伴,让他觉得踏实。
就这么一年又一年,邓文迪靠着这份“感情投资”,慢慢打破了默多克家族几十年的规矩,成功给女儿们铺好了“后路”,毕竟以前家族信托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年轻的受益人,更别说让她们手握投票权了。
提到邓文迪,身边总有人说三道四,有人骂她“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说她靠男人上位,把婚姻当跳板。
也有人佩服她“敢闯敢拼”、“会抓机会”,觉得她在男人说了算的豪门圈子里,能靠自己站稳脚跟,挺不容易的。
她自己倒是看得挺开,其实她的心思很简单:不管靠谁,最后能站住脚的,还是自己的本事。
现在的邓文迪,早就不用靠“默多克前妻”这个标签活着了,她手里有房子、有信托基金,更有遍布全球的人脉,活得风生水起,而两个女儿也在她的规划下,一步步走进了全球顶级富豪圈的核心。
默多克家的这场争产大戏,与其说是两个年轻姑娘的“胜利”,不如说是邓文迪用26年时间熬出来的结果。
她或许不是大家眼里“完美”的女人,但不得不承认,她靠着自己的心思、行动力和眼光,把一手不算顶尖的牌,打得漂漂亮亮。
不管别人怎么说,她确实给了女儿最踏实的依靠,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说到底,日子是自己过的,路是自己选的,能把想做的事做成,就很不简单了。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