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假名媛”出事后,那些“有钱人”玩得更大了.....






没想到,福布斯榜单有一天也会成为流量密码。




最近,网上冒出了一大批福布斯精英。




他们自称自己入选了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的榜单,简称福布斯u30。




发帖风格都是千篇一律。




图片是一张自己在榜单上的头像截图,显眼处带一张福布斯的黑标。



或者是自己在福布斯活动现场的演讲照片。


看起来有种很牛但是低调内敛的“装逼”感。







文案不是回顾年轻时创业遭受的种种挫折,就是讲述曾经的苦难经历再如何如何逆袭,结尾再感谢福布斯的厚爱和过去的自己。




营造出一种“我所经历的苦难都配得上现在的自己”的鸡汤人设。




再加上一句“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人生是旷野”此类的心灵鸡汤。



乍一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厉害。




这可是福布斯啊!




全球评选顶尖人才的地方,所有领域最出色的人才都在这了。




而且看他们的介绍,自己上的这个榜单还有门槛,那就是必须是30岁以下各行业的精英,并且只选30人。




30岁,入选福布斯,这两个标签组合起来,很难不让人佩服艳羡。




然而,当这类的帖子越来越多,网友们却咂摸出了不对劲。




光是近期在网上隆重庆祝自己上榜的网红,就远不止30个。



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呢?




首先,是这个榜单的含金量需要打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说的是评选30位青年领袖,但实际上入选的人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不仅是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u30,而每个榜单,又会细化到20个不同的行业。




如此统计下来,整个福布斯u30体系选出的所谓精英,可能就是大批量的人。




很多人晒出自己登上u30榜单,可能实际上并不会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官网上。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福布斯榜单,很值得让人怀疑。




其次,是背后完整且庞大的利益链。




在社媒上,宣传自己“包过福布斯u30”的中介比比皆是,甚至已经成为了高端定制服务。



怎么个定制法呢?




只要交上几万块钱,中介就能够把你乏善可陈的工作经历包装成创业成功的“伪精英”。



有中介深谙如何制造流量话题。




他们精心打造出“普通女孩逆袭福布斯”的人设和话题,营销独立大女主的人设。




帖子里看起来都是教你如何向上社交,如何逆天改命的干货。



可到了最后,无一不是艾特出一个定制中介的账号,告诉你,你和真正的大女主,只差一个购买入选福布斯u30的名额。




而这一条龙的服务,往往只需要几万块钱。




甚至你也有更加经济实惠的选择,那就是进入福布斯青年领袖环球联盟。




8万8可加入会员,29万8可成为荣誉会员。



权益包含每年12场福布斯中国官方峰会的门票,足够会员打卡发圈了。




对想要给自己搞人设,吃流量饭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福布斯更好的噱头。




于是,福布斯精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批量生产,成为新一代的“微商宝马”。




有媒体曾总结u30榜单,是“流氓和暴力齐飞,非法集资与高利贷并举”。




因为只要有钱,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成为高端人才。




甚至是已经进去踩缝纫机的骗子,都能有一席之地。



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你以为的高端,背后全是生意。




榜单就只是幌子,在它背后是一本万利的流量生意。



还记得曾经的联合国假名媛事件吗?




联合国一日游,成为现代网红的准入门槛。



炫富炫车炫豪宅,已经是土low的代名词。




如今炫联合国定位和地标,才是新一代的潮流风向标。



一打开社媒,每个网红都能在联合国里面玩出花来。




有人到联合国吃午饭,吃完还要评价真的很一般。




有人到联合国演讲,讨论的都是难民、妇女和儿童保护主义。




顺便拍一下满满当当的会议室,不经意透露出自己在联合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小红书上,关于“我在联合国的一天”有超1万则笔记。




而这背后,都是生意。




首先,你要去联合国官网预约一个参观的名额,价格为26美元。



别看就26美元,花得可是物超所值,这意味你将有足够的时间在里面拍照打卡。




再多交点钱,你还可以购买联合国牛马同款工作餐。




别管这寡淡的白人饭有什么好吃的,要的只是营造出一种“我在联合国工作”的高端感。



还有在联合国发言、在联合国开会等等高端服务,都可以通过花钱轻松解决,而把这些视频录下来,就是短视频上的流量密码。




所以啊,我们眼中的人类高质量名媛,其实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除了联合国名媛,还有网红晒出自己去参加比尔盖茨的私人晚宴。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比尔盖茨有什么私交。




毕竟张口闭口对比尔盖茨的称呼,就像是自家二大爷一样亲切。



去他家吃个饭,就像去走亲访友一样随便。




可实际上呢?




随后网友就扒出这其实是比尔盖茨举办的一个公益活动,而这个网红也只是远远地拍了一张和比尔盖茨的同框照而已……




还有最早期的美国总统亲自接见。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亲自会见并握手,是不是看起来很牛逼?





而真相是什么呢?




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握手并合照花钱就能搞定,大概是25万到30万元人民币,门票是5980元起步。




对于这些微商创始人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有了照片之后就可以大肆在朋友圈宣传包装自己了,但是对于美国总统来说,可能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因为后面排队等着拍照的人太多。



他从美国总统退休之后,就一个劲地捞钱,在中国和这些喜欢装逼的人握手合照,据说高峰期一年可以弄到几个亿。




还有联合国的某些头衔。




某不知名书法家在网上晒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的“百年文艺巨匠”证书并特聘为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简直屌炸天了。



这还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他还在之前获得 “世界文化遗产AAA级金奖艺术家”证书及“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荣誉,给他颁发证书的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然而打脸的事情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复称,并没有给他发。




而真正给他发的,是某些注册地在“联合国大厦”的野鸡机构,证书起步价3万块钱一本。




这种种“包装”乱象的背后,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钱,为了流量。




靠着名媛的人设,靠着“大师”的名号,靠着精英的光环,他们在网上吸粉无数,赚得盆满钵满。




从数据平台可以看到,半分钟的广告,就能够报价到几十万的天价。




用名媛的身份,吸引一些没有判断能力、对豪门生活好奇的粉丝,转头就割起了他们的韭菜。




任何一个资质平庸,家世平庸,学历平庸的人,只要豁出去,只要胆子大,稍一包装,就能够当大网红,跨越阶层,实现人生逆袭。




毕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流量就是生意,人设就是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都说着大环境越来越不好,但网上的“有钱人”却越来越多。




现在的互联网,少见普通人的欢喜,更多的视频是“20岁如何创业成功”“月薪5万打工人如何过一天”……



好像和自己同一代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只有我们自己还是一事无成。




看着那些悬浮高端的人生,自己仿佛渺小到了尘埃里,自卑极了。




然仔细想想,这网上的东西又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呢?




多少人是真的事业有成,多少人又是利用这些所谓的包装和人设在炒作?




这种现象最可怕的是,给人制造了一种大家都很成功,只有我们平庸的焦虑感。




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网上看到的那些纸醉金迷的生活,当我们被成功主义的视频裹挟,普通人的生活就会离我们的价值导向越来越远,直至彻底隐形不见。




看过那些让人艳羡的精英生活,普通人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




看多了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就会忘了真实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




虚假的网络包装和人设背后,会让大批人的产生焦虑、痛苦,甚至因为差距太大,一部分人干脆躺平。




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那些虚幻的人设迷了心智,感到焦虑,丢了自己生活的节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屏蔽外界的光影喧嚣,坚守自己的内心,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不必因他人精心搭建的虚假包装而自惭形秽,因为平凡本身蕴含着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人生真正的价值从不在于与他人的横向比较,而在于忠于自我的纵向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联合国   假名   有钱人   事后   福布斯   名媛   精英   流量   巴马   比尔盖茨   平庸   块钱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