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求圆满,尽心足矣

世人常道追求“圆满”之好,可那圆满却如镜中花水中月,伸手去捞便碎成一片虚影——世人竟不知“圆满”二字原为天边浮云,可望而难及。我们生命旅程中,每一寸光景,实则都似一弯半圆之月,欲求其满,倒不如执着于尽心二字。

圆满,似海市蜃楼,每每诱人却终难企及。那光芒万丈的完美,岂非人间所能承受?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何尝不是生命真相的喟叹?这世上多少烦恼,皆因固执于“圆满”二字而生。多少人被“完美人生”的幻象所囚,在社交媒体上人人皆精心编排着自己光鲜亮丽,使平凡真实者惶惶不安,自惭形秽,心灵被无形枷锁越勒越紧。执念如一把无形的刀,时时悬于头顶,割裂了生命本有的舒展与安然。

何不将目光从缥缈的圆满移开,转而投向“尽心”的平实路途?尽心者,乃以全副身心投入当下之事,虽结果未必尽如人意,却可坦然言道:“我已竭尽全力。”孔子曾叹:“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中深意,不正在于肯定那“尽美”的努力过程,超越了对“尽善”结果的苛求?当苏东坡在黄州躬耕东坡时,他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岂非正是放下对仕途圆满的执念,而于泥泞中开出精神之花?当陶渊明转身归田,吟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挣脱了官场圆满之累,方得心灵之真圆满——尽心者,何尝不是另一种完满?

万事不必求圆满,尽心则足矣。这“足矣”之中,藏着生命真正的韧性与自由。我们何妨如那上善之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不固执于一潭死水的“圆满”,而是顺应地势,以柔克刚,奔流不息——这至柔之道,亦为一种至刚的尽心智慧。

当不再为圆满的幻影所惑,尽心而为,生命反而获得一种澄明境界。那“缺”处便如山水画中的留白,无言地涵容着天地;那“憾”处又似乐音间的休止符,赋予旋律以呼吸与深意。原来生命最大的富足,恰在于我们已毫无保留地燃烧过自己,浇灌了过程。

俯仰之间,心无愧疚,便是圆满;行至水穷,坐看云起,亦为圆满。唯有松开“圆满”这虚妄之绳,才真正迎来心灵的无疆驰骋——那才是我们唯一能真切拥抱的、属于人间的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尽心   万事   圆满   生命   深意   心灵   澄明   东坡   世人   固执   俯仰之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