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统一德国的是普鲁士,不是奥地利?

1871年,普鲁士击败法国,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皇帝,标志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由22个邦国、3个帝国自由市及直辖区阿尔萨斯-洛林组成,普鲁士国王为帝国皇帝,普鲁士铁血首相俾斯麦为帝国首相。

德意志帝国不断扩张,1871年人口约4100万,到1914年达到6780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意志帝国本土面积约54.09万平方千米,在欧洲仅次于俄国。

1871年前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或民族分布概念,而另一个德意志人主导的奥地利,底蕴更深,为什么不是奥地利统一德意志,而是普鲁士呢?

【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奥地利帝国】

1792年,巴黎人推翻法国王室并占领巴士底狱,此时盘踞在欧洲大陆中部的,是庞大而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随后他们将面对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二十多年的持续攻击。

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奥地利大公国,宣布成为奥地利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风雨飘摇,虽然城邦松散如沙,但好歹有个统一称谓,现在各家要单打独斗了。

1806年,拿破仑率军进入维也纳,建立制约奥地利的莱茵联邦,由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组成,首都法兰克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兼任莱茵联邦元首,成员国在战时必须与法国协同作战,神圣罗马帝国瓦解。

莱茵联邦起初有16个邦国,几年内成员国达到39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被迫接受事实,查理大帝后裔弗朗茨宣布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瓦解。

摘掉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弗朗茨,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的头衔。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中,大概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算大国,奥地利实力在普鲁士之上。

1815(清仁宗嘉庆二十年),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兵败,反法同盟将其流放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覆灭之后,德意志各邦重又组成“德意志联邦”,但同样一盘散沙。

【三种统一方案】

1848年,德意志召开制宪会议,各邦代表齐聚法兰克福,共商建国大计,围绕德意志统一有三种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德意志联邦提出“大德意志方案”,新德国只包含原“莱茵联邦”以及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德语区,所有的非德语区领土统统不要。这是一种以民族和语言文化划分的方案,凝聚力肯定是最强的。但普鲁士和奥地利要忍痛抛弃勤苦打下的非德语区,尤其是奥地利非德语区可能面积更大,无论如何无法割舍。

第二种方案,是普鲁士提出 “小德意志方案”,包含莱茵联邦和普鲁士,把奥地利排除在外。这是后来真正实行的方案,各小邦可抱大腿,普鲁士也不用割肉,还把奥地利派出,完全以普鲁士为主导。

第三种方案,奥地利提出“大奥地利方案”,包含莱茵联邦、整个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如果这个方案得以实施,欧陆的霸主肯定就是德国了,法国和沙俄都要寝食难安。不过这个方案虽然疆域广阔,但民族成分复杂,很多德意志人并不想与其他民族享受同等待遇。

【普鲁士拳头更硬】

德意志人最后选择普鲁士的方案,即以普鲁士为主导,建立德意志德国,主要原因是普鲁士拳头硬。

1864年,普丹战争(普鲁士-丹麦),普鲁士和奥地利联手,丹麦战败,损失了超过40%的领土和38.5%的人口。普鲁士获得石勒苏益格,奥地利获得荷尔斯坦因。荷尔斯坦因在日德兰半岛南部,与奥地利相隔甚远,后来也落入普鲁士口袋中。

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战败,“大奥地利方案”就不可能实现了。不过德意志人非常团结,普鲁士没有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而是将奥地利作为南方屏障,双方关系反而更好了,各自谋求发展。

1870年-1871年,普法战争,普鲁士主导的北德意志联邦,兵力约91万,法国兵力约94万,结果普鲁士大破法国,普军开进法国巴黎。此战普鲁士死44700人,伤89732人、被俘10129人;法国死138871人,伤143000人,被俘474414人。

普鲁士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接连取胜,清除了德国统一的所有障碍,最终一个以“小德意志”为蓝本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铁与血中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历史   普鲁士   奥地利   德国   德意志   罗马帝国   方案   法国   联邦   神圣   帝国   拿破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